拥兵自重_拥兵自重的意思是什么

       对于拥兵自重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

1.ӵ??????

2.清朝末年为什么没有拥兵自重

3.如有军区司令拥兵自重,不听命令的怎么处置?

4.左良玉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崇祯却姑息纵容,左良玉是忠还是奸呢?

拥兵自重_拥兵自重的意思是什么

ӵ??????

       韩信虽手握重兵,但是他对刘邦忠心耿耿,不会因手握重兵而自重。韩信对刘邦的贡献是巨大的,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对其的评价也是极其高的,比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姜维说;“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

       韩信在小的时候为平民,性格放纵不羁,不拘于礼节。也没有被推荐位官,更没有经商之道,所以经常依靠去别人家蹭饭,因此好多人都很讨厌他。在韩信的母亲死了之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人们不断的嘲笑其行为,但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不像凡俗夫子,就帮助了他。

       历经胯下之辱的韩信奋发图强,变得与众不同了,在反抗秦之时,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无用武之地。项梁败死后,又归于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直到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但依然不被人所知。

       到了后来韩信因不满足当时的现状犯法了,在快被斩之时,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他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就进言刘邦。之后得到了重用,因此韩信为报知遇之恩对刘邦忠心耿耿。

清朝末年为什么没有拥兵自重

       东汉后期各地军阀割据,他们有不少人身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东汉末年,这些地方官为什么能够拥兵自重?

       地方官想要割据需要三个条件:中央混乱、朝廷威权扫地和地方发展机遇。这三个条件至东汉末年这些条件全部凑齐。

       东汉中央混乱自汉和帝已露出苗头。和帝即位时仅十岁,窦太后临朝,提拔窦宪参与机要,又借章帝遗诏提拔窦氏宗亲。外戚擅权大幕就此拉开。和帝扳倒窦宪,只好依靠宦官。于是和帝事成后常和宦官议事,宦官干政亦由此发端。和帝后几任接班人均年幼而立,所以和帝朝故事总重复上演。

       至桓、灵二帝,外戚和宦官终于将朝廷撕裂。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彻底搅乱朝纲。最后宦官集团杀何进后全部被逼自杀,留下了空壳般的朝廷。中央自身除了合法性,已无力主持局面,正如张让的遗言:?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东汉末年割据初起之形势)

       灵帝后,朝廷逐渐无法节制地方,这和朝廷威权式微有关。《后汉书》:?何氏遂亡,而汉室亦自此败乱。?十常侍之乱后,董卓迎汉帝,迫于其兵威,朝中有地位和掌兵者如卢植、袁绍、曹操等人大多隐退或出走。董卓得以把持朝纲,擅行废立。

       但人们对董卓是极为不满的,他们现在的朝廷是被董卓控制的,天命不显。于是,董卓成为众矢之的,而讨董的盟主正是享有盛名、流入地方的袁绍。

       这时的朝廷在道德舆论上也处于下风。更兼袁绍出身豪族,又曾在朝为官的,其军事行动和身份光环带动了无数地方官以讨董为名起兵。地方官终于可以毫无思想包袱地扩充兵力,甚至互相攻打。

       最后,我们从地方自身角度看地方官如何变成军阀。《后汉书》:?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刺史是一州主官,本是朝廷外派监察地方的,后来统管下级考核、人事和司法。这意味着刺史很容易变成一方主宰。

       (东汉地图)

       黄巾起义为地方提供了扩权机会。黄巾军波及范围广,导致承平日久的内地州郡毫无防备。于是灵帝?诏敕州郡修理攻守?,并选拔官民中的军事人才。同时据《后汉书》,黄巾之后起事凡留名者有25家,但镇压黄巾起义使东汉?海内虚困?,朝廷无力平乱。

       由是,地方上隐没的军事人才得到提拔和锻炼,地方的武装也渐被朝廷依赖,地方坐大获取到了内生力量。

       战乱使朝廷音讯断绝,人们对朝廷的信念逐步淡化。而地方大族往往门生故吏众多,其中不乏能人,地方官则有公开身份和活动平台。汉末,地方官和大族往往乐于合作,而他们的自身条件则很容易打造出军事集团。这就容易理解讨董时为何很快就能动员十二路大军,也能理解这些大军为何全是地方大员带队,也能理解为何一向好战董卓要远避长安了。

       简言之,东汉末年地方官能拥兵自重首先是因为东汉朝廷当时无力主持大局,导致地方有了松动的可能;然后,朝廷能臣隐退,威权旁落,导致地方开始质疑朝廷的合法性;最后,朝廷必须依赖地方维持版图,地方扩军,再和豪族结盟,这让他们足以自恃?拥兵自重的局面形成了。

如有军区司令拥兵自重,不听命令的怎么处置?

       首先呢,清末并不是完全没有拥兵自重的现象,比如袁世凯后期的“反杀”很大一部反原因是依靠军队的有力支持,之前也有轰动一时的东南互保,但总体来说“袁世凯现象”并不多,起码与东汉末年、西晋末年等王朝末年相比是非常少的,所以应将问题改为“清朝末年为什么极少有拥兵自重的现象?”

       关于这个新的问题,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点(如有错误,实属浅薄):

       一、清朝建国时,制度并不完善,游牧民族嘛,可以谅解。待其打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小朝廷等势力之后,渐渐接管原大明王朝的疆土,同时也承袭了明朝的主要行政制度,这种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了,并且鉴于明朝的教训,对后宫、宦官干政明令禁止,但清朝也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八大王议政制度,以及吴三桂等三藩。后来集权进一步加强,削藩、南书房议政。设军机处、递密折,君权俨然处于最高地位,万事皆决于上。从这一方面讲,皇帝几乎直接掌握所有事情,拥兵自重近乎不可能。

       二、儒家的正统观念厚重,一些比较厉害有能力的人物,往往深受其影响,立功立德立言,才是其目标,比如曾国潘,刚刚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包括与太平天国对阵时期,曾都是有机会割据一方的,但他最终还是选择遣散了湘军。留下了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从而成就了另一种人生境界。

       三、不团结,或是说派别太多,哪怕是同一支军队,内部还要再分很多派系,很难达到所有人的利益都统一,或是以此自重,威望资历能力能把所有人都镇住的人不多,中央也是利用这一点互相制裁。

       目前只想到这些,以后有了思路再补。

左良玉拥兵自重不听号令,崇祯却姑息纵容,左良玉是忠还是奸呢?

       不会的,现在不像过去军阀时期,党指挥枪,政委不是摆设。一元化政治,谁也不能有能力拥兵自重。

       军分区司令负责指挥军分区所属部队的长官。其直接上级单位是省军区司令,所属部队就是各区县人民武装部。军分区司令的职务是正师级,军衔为大校。

       在省军区范围内划分的军事区域所设立的中国军队一级组织。军分区设立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设立军分区。抗日战争时期,曾由旅或团兼负军分区的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自1948年起,统一按行政地区设立军分区,并以领导机关驻地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除台湾省外,在各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设立了军分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分区属省军区建制,负责所在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军事工作,主要是民兵、兵役 、动员工作,有的还担负边防守备任务。世界上有些国家把省(州)军区范围内划分的军事区域称为军分区。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明朝末年将领。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

       我们再来看看《明史》: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从《明史》的记载来看,左良玉拥兵自重、不听号令,而且还骄横跋扈。

       对于左良玉的骄亢,崇祯皇帝其实也心知肚明,可是没办法呀!想一想当时崇祯皇帝的处境,就明白为什么只能忍气吞声、姑息纵容了。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还不算糊涂。他的战略意图很清晰,集中重兵对付关外的满清,国内农民起义采用抚剿结合。

       可他的猜忌心理实在太重,杀掉袁崇焕自毁长城,辽东战事危如累卵。对付农民起义又多次贻误战机,使得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坐大。崇祯确实也没有办法了,孙传庭战死后,能对付农民起义军的也就只有左良玉这些人了。所以他只得忍气吞声、姑息纵容,并且还得不断给左良玉加官晋爵,以笼络人心。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左良玉手握几十万精兵,却没有火速北上、进京勤王,确实不是一个忠臣所为。左良玉归根到底,还是人品有问题。比起岳飞、文天祥这些人,那肯定是差得很远很远。

       此外,毛文龙手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带着红衣大炮投靠了大清,为大清攻城略地。洪承畴帮助清朝不断招降各处官员,郑芝龙为了三省王爵,不惜投降满清。明朝将领刘良佐和刘泽清想都没想就投降了满清。

       这帮人要是能团结起来,那多尔衮根本就没办法进入关内。可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那么大局面他们就把控不住了。

       好了,今天关于“拥兵自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拥兵自重”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