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属高风晚_况属高风晚下一句是什么
1.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主旨是啥?
2.“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作者描写这一景色有何作用?
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什么意思
4.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5.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古代描写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作者: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注释:
1、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2、怡悦:取悦;喜悦。
翻译:
你问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诉你,
这个山中只有白云,
我拥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
我才拥有它,
只要看到它,
我才会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会也不可能把它赠送给您。
赏析: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麽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迷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麽;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李白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山中
王勃 山中 s://.pospd/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注释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
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
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1、滞(zh):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2、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3、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译文及注释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主旨是啥?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孔绍安《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唐·修睦《落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唐·王建《落叶》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宋·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作者描写这一景色有何作用?
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出了一种悲凉伤心的氛围,前半句描写了思归的心情,在万里之外也想着将要归家,后半句用秋天的悲凉景色渲染了思念家乡的乡愁的环境,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什么意思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 求给好评啊,O(∩_∩)O谢谢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这句诗的“况”字表达了一种递进的意思,意思是“更加”。这句诗中的“山山”指的是周围的山峰,强调了景色的广阔和宏大。“黄叶飞”则描绘了黄叶在秋风中飘舞的景象。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 “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朓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前一解释;如果从本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本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 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古代描写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大约作于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作客时吧,客中逢秋,看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长江滚滚东去,而自己却留滞在这里不能归家,身在万里之外,虽有归家的愿望,但是不能回家;何况现正逢高风送秋的季节,黄叶纷飞,万木凋零,更增加了思乡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看见“黄叶飞”“高风晚”...词的时候一般都是秋天!而秋天和春天是诗人表达思乡的标准意象!这首诗和“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这首诗诗的韵脚基本相同!嗾使表达羁旅之思的!
古代描写山水的诗句:
1、《山中》唐代-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3、《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扩展资料:
1、《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2、《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4、《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