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的意思和用法_锋芒毕露的意思和用法
1.锋芒毕露的意思是什么?
2.锋芒毕露的造句
3.锋芒毕露的反义词是?
4.锋芒毕露和妇儒皆知是什么意思?解释?
5.锋芒毕露是贬义词吗?
6.锋芒毕露的意思
7.锋芒毕露的意思翻译
8.青梅煮酒论英雄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的成语?
词语 锋芒毕露(锋铓毕露)
读音 fēng máng bì lù
英译 make a showy display of one's abilities
释义 锋芒毕露:锋:刀锋;芒:原来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现出来。
例句 他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
他年纪虽小但才气已是锋芒毕露。
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渐渐锋芒毕露。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
近义词 盛气凌人
反义词 韬光隐晦
易错 峰芒毕露,锋芒毕陆,锋茫毕露
典故 文种:
出自兔死狗烹的故事,在《东周列国志》里也有描述。文种和范蠡是越王勾践得以复国报仇的两大功臣。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范蠡选择了辞官而去,同时他写信给文种劝说其激流勇退,理由是勾践这个人可以与其共患难,但不能共享福。文种对此很不以为然,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最终他因功高震主被勾践赐死。
诸葛恪:
出自《三国演义》。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并且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诸葛瑾不为有这个好儿子而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他认为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果然,诸葛恪掌权后独断专行,引起众怒,最终被吴主孙亮与大臣孙峻设计杀死,自己的家族也被夷灭。
方仲永:
出自伤仲永的故事,选自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对他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还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每天带仲永着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仲永成年后终“泯然众人矣”(意为才能消失,与普通人无异)。故事的主旨虽是告诉人们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体现出了锋芒毕露的坏处,因为每天忙着显摆而耽误了学习从而更上一层楼的时间。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锋芒毕露。 杨振宁《邓稼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指人好表现自己
辨析 ~和“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的意思。但~偏重在“毕”;指全部的锐气和才能;“崭露头角”偏重在“崭”;指突出的才能。~可比喻骄傲自负;好表现自己;“崭露头角”不能。
锋芒毕露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一:锋芒毕露读音是什么 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问题二:“锋芒毕露”中的“露”读什么音 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问题三:锋芒毕露的拼音 名称:锋芒毕露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
释义: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近义词: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反义词: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用法:褒义,谓语
结构:联合式
问题四:锋芒毕露是什么意思?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问题五:锋芒毕露什么意思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问题六:锋芒毕露 的 露 念什么? 5分 锋芒毕露
fēngmáng-bìlù
指人的才干、锐气全部显露在外面,多指人有傲气,好表现自己
一个既深沉又锋芒毕露的人
不那么锋芒毕露的才智
问题七:锋芒毕露是什么意思?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显得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问题八:锋芒毕露的读音是什么 锋 芒 毕 露读音
feng mang bi lou
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第四声
问题九:在王者里锋芒毕露什么意思 锋芒毕露,是说一个人很有才能,然后有点骄傲自大,喜欢把自己的才能显摆出来让人发现。太锋芒毕露就是这个人太过招摇,容易招来嫉妒等麻烦吧。
问题十:倔强而又锋芒毕露的成语 词语:锋芒毕露(锋毕露) 读音: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锋:尖锋;芒:原来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
锋芒毕露的造句
释义:形容一个人太过表现自己的能力和锐气。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读音:fēng máng bì lù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笔画
扩展资料
锋芒毕露反义词:退避三舍
意思: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译文:晋国和楚国交战,在中原相遇,晋文公把军队撤退九十里。
引证: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锋芒毕露的反义词是?
锋芒毕露意思是: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在句子中一般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出处
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造句
(1)?锋芒毕露之人总是招人嫉妒。
(2) 他年纪虽小但才气已是锋芒毕露。
(3) 经过他1年的锁闭训练,奥运会上的他锋芒毕露,一下拿下好几个金牌!
(4) 这篇文章措辞尖刻,锋芒毕露。
(5) 他第一次参加知识竞赛就锋芒毕露,竟然轻易地夺得了桂冠。
(6)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他在学习上终于锋芒毕露了。
(7) 他是很有才华的,但锋芒毕露,别人很难与他合作。
(8) 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已是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9) 经过他年的锁闭训练,奥运会上的他锋芒毕露,一下拿下好几个金牌!
(10) 平时不善于交际的他竟然在这场面试中锋芒毕露,获得了心仪的岗位。
(11) 在全校篮球比赛决赛时,小王锋芒毕露,帮助自己的球队顺利拿下了冠军。
(12) 这位年轻的局长工作上有锐气,有魄力,但有时也未免锋芒毕露。
(13) 面对蒙古入侵,神雕大侠一只独臂依旧锋芒毕露,为中原撑起一片宁静的天空!
(14) 他第一次参加短跑比赛就锋芒毕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5) 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他在篮球场上已经显得锋芒毕露。
(16) 他讲话总是锋芒毕露,让人很难接受。
(17) 她总是因锋芒毕露而受人批评。
(18) 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19) 他是有话不说,她是锋芒毕露,两者截然不同。
(20)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渐渐锋芒毕露。
近义词
脱颖而出 盛气凌人 霸气外露 锋芒逼人 不露锋芒
反义词
退避三舍 善刀而藏 养晦韬光 不露圭角 韬光养晦 锋芒不露 不露锋芒 大智若愚 敛锷韬光
锋芒毕露和妇儒皆知是什么意思?解释?
解释:比喻言词锋利,使人感到有压力。
拼音:fēng máng bī rén
拼音码:fmbr
近义词:锋芒毕露
反义词:不露圭角、闪烁其辞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比喻言词锋利
常用程度:3/3
锋芒毕露是贬义词吗?
锋芒毕露
拼音:
fēng
máng
bì
lù
简拼:
fmbl
近义词:
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反义词:
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解释:
锋:刀锋;芒: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露:暴露。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例子:
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锋芒毕露的意思
锋芒毕露是中性词。
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
释义: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出自: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例句:做人不要~,这样往往会招来灾难。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指人好表现自己
扩展资料锋芒毕露的反义词为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
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出自: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译文: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最聪明的人看外表好像很愚笨的样子。
例句:我看老王是大智若愚,不相关的事,他都糊里糊涂,属他份内的事,却一清二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百度百科—锋芒毕露
锋芒毕露的意思翻译
锋芒毕露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máng bì lù,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汉衣冠》。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成语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的“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的“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指人好表现自己。
近义词:盛气凌人。
反义词:韬光隐晦。
成语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锋芒毕露。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出自兔死狗烹的故事,在《东周列国志》里也有描述。
文种和范蠡是越王勾践得以复国报仇的两大功臣,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范蠡选择了辞官而去,同时他写信给文种劝说其激流勇退,理由是勾践这个人可以与其共患难,但不能共享福。文种对此很不以为然,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最终他因功高震主赐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锋芒毕露
青梅煮酒论英雄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的成语?
成语出处,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成语解释,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成语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锋芒毕露。杨振宁《邓稼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2]?
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出自兔死狗烹的故事,在《东周列国志》里也有描述。文种和范蠡是越王勾践得以复国报仇的两大功臣。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范蠡选择了辞官而去,同时他写信给文种劝说其激流勇退,理由是勾践这个人可以与其共患难,但不能共享福。文种对此很不以为然,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最终他因功高震主赐死。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指人好表现自己
东汉末年恰逢乱世,烽火之下英雄辈出,而后东吴、蜀汉、曹魏三方,呈鼎立之势。其中蜀汉先主即是享誉后世的刘备。然无论《蜀书·先主备传》或是《三国演义》中都不约而同提过这位蜀汉先主在与曹操共饮时的“黑历史”: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蜀书·先主备传》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三国演义》
再怎么说,刘备也是中山靖王的后人,为什么他会这么怂?一代枭雄曹操又为什么要特地邀他共饮?青梅煮酒论英雄论的究竟是什么?这些都要从当时的时局以及刘备的身份说起。
东汉末年,随着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局势开始陷入动荡:黄巾起义勉强平息后,东汉王朝并未得到片刻喘息便被董卓独揽朝政。董卓此人残暴好色,一上位便搅得朝廷上下怨声载道,成功为自己吸引了大波仇恨。天下各地,尤其关东地区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董战争。在这样的大局势下,东汉王权愈发风雨飘摇。
192年,王允一招离间计加美人计成功引得吕布与董卓反目成仇。同年四月二十三日,董卓惨死于义子吕布之手。共同敌人一死,关东诸军又开始蠢蠢欲动,人人指望着一朝成为号令天下之主,于是各地方军阀割据愈演愈烈。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动荡的时局中自然而然涌现了大批喋血英雄,其中就包括曹操和刘备。在当时,与作战经验丰富、手握鄄城和东郡的范、东阿的曹操相比,刘备虽也小有声望,但毕竟势弱,是个只能四处投奔他人的小透明。
194年,曹操出征徐州。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在收获徐州求援的第一时间就率军赶去,此后刘备便投奔于时任徐州牧的陶谦麾下。195年,陶谦病逝,并留下了一句“若想保徐州安定,只能依靠刘备”(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可是乱世之中,尚且式微的刘备又怎可能偏安于徐州。没多久他就遇到了大麻烦:袁术和吕布前来征讨。
敌军来势汹汹,刘备自然难敌,仓皇之间最终只能选择归降于曹操。好在曹操欣然接纳了他,还给他备足了兵马粮草,封他为豫州牧。至此,二人总算是拥有了一段和平共处的时间。
要说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枭雄,除兵法了得的原因外,还更贵在远见卓识。当大家都将目光聚焦于战场厮杀时,曹操注意到了一个不太起眼,却极其重要的人——汉献帝。那时候汉献帝流落在洛阳,过着十分凄苦的生活。而曹操不仅注意到了,还以极快地速度向汉献帝“下手”了——迎回汉献帝,顺势“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曹操与汉献帝的和谐场面仅限于前期:汉献帝授权曹操统管朝廷上下,曹操过足了大权在手的瘾。到了后来,毕竟人总是贪婪的,曹操日益膨胀的野心与欲望终于成了他们决裂的导火线。这时候汉献帝与贵妃董氏、国舅董承等人密谋传出“衣带诏”意图诛杀“曹贼”。可惜他们的密谋还未成功便被曹操获悉,彼时国舅董承与身怀六甲的董妃都被曹操诛杀。
但曹操是谁?单杀董承与董妃哪足以完全消除他的戒心?所以他就又将目光放到了朝野上下,看来看去,当属刘备最为显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说说刘备此人。
从血脉上看,刘备算是名门之后——他的先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虽然家道传至刘备这一辈已然衰败,但在这乱世之中,若有心利用“血脉之说”号令天下,倒也颇有名正言顺的意思。至少在那时的人们心中,天下是刘家的天下。
就外貌和为人而言,刘备同样也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蜀书·先主备传》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双手过膝,扭头便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虽话少,但对下人十分友善,从不将自己的喜怒表现出来。而且他很喜欢与侠肝义胆之人结交,吸引了许多少年投奔于他。”(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据古籍记载,刘备这样的外貌可不得了:
手长能过膝盖的人是世间英才(经云:手长过膝,盖世英贤。)
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是吉兆(经云:耳能自睹者,吉。)
当然现在的我们早已无法追究刘备是否真的长得如此奇特,只是可以确定,刘备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不错。要知道曹操可是个能说出“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重症疑心病患者”,面对刘备这样的人,他又怎么可能放心得下?
是以,他组织了一场“青梅煮酒会”宴请刘备,以探对方虚实。
这日枝头青梅已然成熟,曹操把正专注于种菜的刘备唤了过来,美其名曰共品青梅酒,实则想借机试探一二。那时的刘备不过寄居曹操篱下,他虽心知不好,却也不敢推脱,只能“欣然”赴约。
二人落座后,私人小酒会正式开始。
起初二人不过一边品酒,一边闲谈,气氛也倒还融洽。谁知饮到一半,突然狂风大作,层层乌云压下,隐隐还有雷声传来。曹操见状,随即话锋骤转向刘备抛出了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认为天下英雄当谁莫属?”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尤其面对曹操这样的人。如果直接说曹操是英雄,就实在显得太圆滑,容易招来怀疑;如果说其他人是英雄,又不免要立足时局分析;如果说自己是英雄,又太容易引起注意。一时间刘备略显踟蹰,不知如何作答。
曹操见此情景,就又抛出一句惊雷般的话:“依我所见,现如今能称得上英雄的人非你我莫属!”(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要不怎么说曹操是一代奸雄呢?他将这句话抛出来就等于将刘备推上了火堆之上。刘备此时的任何微表情,任何答复都容易泄露他的真实想法。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刘备惊得手中筷子掉落在地。好在此时,天空炸响一声惊雷。电光之下,曹操就见刘备面上一片呆滞,他问:“玄德兄,你怎么了?”
刘备此时已经缓了过来,他故作松了口气答道:“雷声太大,把我吓着了,难怪孔夫子也怕响雷!”然后弯腰去捡那掉落的筷子。
曹操听了不由得开怀大笑:“堂堂男儿怎么可以害怕打雷呢?”说罢,心里对刘备的疑虑也暂时消除了大半。经此一事,刘备自知呆在曹操身边太过危险,便在后来伺机从曹操那逃走,摆脱了他的管控,自立了门户。
这两位乱世英雄一个借机试探,一个随机应变,在青梅煮酒闲谈间为我们上演了一场不见血却招招致命的高手过招。难怪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虽不过寥寥几句对话却也足以流传千古。
饭局精髓:
一、选对时机,问对话,有时候表情也是答案。
人在吃饭的时候其实是最放松。这也是曹操选择“青梅煮酒”与刘备论英雄的原因。他很明白这时是刘备最为放松,也最容易不小心袒露心声的时候,最适合用来试探刘备的虚实。并且为了让刘备更加放松,曹操也并未在开席就直接提问,而是先闲聊一二,让两人之间的氛围不那么紧张,然后等到刘备精神最松弛的时候抛出两个棘手的问题就能逼他露出狐狸尾巴。此时刘备回答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表情。从刘备的反应上看,曹操的这一策略其实已经取得了成功,只可惜了天助刘备,且刘备反应也足够机敏。
二、谨慎要融入骨子里,否则一丝懈怠都容易功亏一篑。
刘备自然是谨慎的,他从投奔曹操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一心浇地种菜,恍若庸人一个,以此保全自身。只是这一切差点就在饭桌上功亏一篑——面对曹操的试探,他竟露了怯。好在天空炸响惊雷,他随机应变,装出被惊雷吓到的模样,这才让曹操误信他是一个怯懦,不堪大用的人。
三、很多时候,锋芒毕露不是好事,韬晦之术才能保身。
过于锋芒毕露的人往往容易身陷险境,在这样情况下藏拙才是最明智的举动。刘备就是秉承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成功在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虽然在寄居曹操篱下过程中,他因自己的“怯懦”“平庸”不免招人耻笑,但是这些耻笑比起丢了性命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