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tion theater环球影城_illuminati
1.《钢铁侠2》隐藏细微线索,托尼早已加入光照会,有谁注意到了?
2.光照派的参考文献
3.罗马教皇的选举过程?历任教皇都是谁?还有,光照派真的存在吗?
4.摄影行业专业英语用语(2)
5.共济会的详细资料
6.用英语介绍天使与恶魔剧情带中文,大约100个单词,初中水品。带些生词没关系。跪求啊,明天用。
7.恶魔的英文是什么?
其组织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一些诺斯替教派(包括发源自巴比伦的摩尼教Manichaeism的影响),如:14世纪产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赫西卡派”(Hêsukhia);15世纪起源于西班牙加尔默罗会和方济各会修士中的“阿隆白郎陶斯派”(Alumbrodos),这些教派受到异端裁判所的追查,很多人被烧死。
在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中,许多当时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于艺术家等都是光照派的成员(如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尼古拉·哥白尼、焦尔达诺·布鲁诺、艺术大师济安·劳伦佐·贝尼尼等)。随着光照派的实力日渐壮大,罗马教廷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他们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旨在宣扬科学、反对教会的组织继续存在。因此,罗马教廷开展了一场“肃清运动”,用残忍的杀戮和威慑手段迫使光照派从此销声匿迹。
巴伐利亚王国因戈尔施塔特大学(University of Ingolstadt)的实践哲学教授亚当维索兹(Adam Weishaupt)宣传启蒙主义的人类伦理的完成可能说(Perfektibilismus),于1776年5月1日创建“完全可能性主义者之会”,同年改称巴伐利亚光明会。
《钢铁侠2》隐藏细微线索,托尼早已加入光照会,有谁注意到了?
From Santi's earthly tomb with demon's hole,
'Cross Rome the mystic elements unfold.
The Path of lights is laid, the sacred test,
let angels guide you on your lofty quest.
你从桑蒂的土冢举步,那里有个魔鬼之窟
穿越古代的罗马之城,揭开了神秘的元素
通向光明的路已铺就,这是神对你的考验
在那崇高的历险途中,让天使来为你指南
抑扬格五步音 Iambic Pentameter
相信看过丹·布朗的小说改编**《天使与魔鬼》
的老铁们对于这首诗并不陌生
原著描述,该诗出现在伽利略一本
不为人熟知的作品《图解》之中
据称该书中隐藏了光照派的大秘密
亦是通往光照派教堂的“光明之路”
光照派之于《天使与魔鬼》
相当于峋山隐修会之于《达·芬奇密码》
那么,在小说与**中无数次出现过的
这个“光照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详解一下
这个传说中的古老的神秘组织
光照派(英语:Illuminati)
又被翻译为光明会或光明帮
广义上是指自从传说中的人类上一次文明
亚特兰蒂斯灭亡以来
一直秘密控制人类的古老神秘组织
狭义上是指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巴伐利亚秘密组织
成立于1776年5月1日
“光照派”通常被描绘成其成员试图阴谋幕后控制全世界
“光照派”有时也被作为“新世界秩序”的同义语
“光照派”的拉丁语字面意思就是“受过特别启示的人”
它的成员中包括文学巨匠歌德
和哲学家海德这样声名赫赫的人物
但它存在的时间却十分短暂
在该团体形成8年之后,巴伐利亚政府取缔了所有秘密社团
迫使它在人们的视线前消失
尽管如此,在它存在的时代里
“光照派”吸引了大批的拥戴者和批评者
诸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这样的大人物
曾经盛赞“光照派”秉承的道德观念
同时则有一批人指责“光照派”
秘密共谋用一个世界政府取代所有的民族和国家
在其高峰期,“光照派”拥有4000名成员
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了分支
许多当时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与艺术家等都是光照派的成员
(如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尼古拉·哥白尼
焦尔达诺·布鲁诺、艺术大师济安·劳伦佐·贝尼尼等)
光照派讲求物质绝对对称
他们相信世间的每一个事物都能够找到其反面
所以绝对对称的文字和符号便成为光照会的标志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全世界建立世界新秩序
他们典型的标志除了对称的文字
还有包含菱形、椭圆、五角星的标志
光照派和世界新秩序的标识就是”金字塔上的千里眼”
这个标识竟然出现在一美元纸币上
这个眼睛就是路西弗的眼睛,可追溯到古埃及年代
该组织声称:如果突然抽掉光照派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也有教会人士认为,光照派是撒旦代言人
企图使撒旦的势力广布全球
故正是因为光照派的缘故世界才变得更黑暗
于阴谋论者来说,整个美国自从奠基开始
就是在共济会和光照派的操纵之下
因此,光照派通常被描绘成其成员
试图阴谋幕后控制全世界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光照派幕后执事
影响了美国国徽的设计
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也是光照派的成员之一
NOVUS ORDO SECLORUM这句
出现在该徽记旁的拉丁文
也是光照派的用语之一“ANew Order of the Ages”
代表是新纪元的秩序
最底层上有“MDCCLXXVI”的字样,是罗马数字的1776
代表美国人民于该年一举推翻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可1776同样也是光照派成立的年份
光照派信权力的图像,世界各地充满了他们的魔法
及黑法的图像
光照派相信周围的图像愈多,他们的魔法权力就愈多
光照派通过传媒特别是音乐和**的方式
散发隐藏信息来控制大众的潜意识
这就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 光照派手势
光照派控制着好莱坞和美国音乐圈
他们会和艺人订下所谓“魔鬼契约”
允诺会给艺人像今天一样的辉煌成就
然后控制和利用这些艺人
用他们的思想去渗透艺人的作品,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所以很多艺人曾公开表示自己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光照派这样不遮掩的,大方的宣扬其理念
并拍成**重新诠释
让人们相信这些都只是虚构的
**中甚至直接说出了光照派
但是它所带来的只是让很多怀疑其真实存在的人
被认为只是看完**后的幻想
例如2009年**《2012》**的问世
之前曾有传言西藏僧侣预言2012年世界将发生大变化
一部分人将被净化掉,**《2012》的问世
与其说让人们产生了恐慌,不如说稳定了人们的内心
**之后人们纷纷相信,2012只是虚构的
宗教没有完美的,因为人本就不完美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精华和糟粕
不能说存不存在,只能说这些糟粕性的东西
也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
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多独立思考
并且提高对这些文化内容的认识、了解,不被人云亦云
十件你不知道的关于光照派的事
一
光照派是拉丁语中“照耀”一词的复数形式
它代表着一个神秘组织及其阴谋论
该组织的原名与现在非常不同
在其成立之初,该组织被命名为
“完美社”即“完备盟约”
这个不那么朗朗上口的名字很快就被更改了
因为其创始人认为这个名字听起来……
(有点奇怪,是吧)
现在改成“光照派”,听起来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二
尽管很多人认为光照派是一个宗教组织
但其实这不是事实
这个秘密组织建立于逻辑和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
其学说源于理性,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以经验为依据
事实上, 光照派最初存在的原因之一
就是其试图削弱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力
坦白说,如果光照派依旧存在
那么他们现在简直是太失败了
三
与很多秘密组织一样光照派也存在着成员等级制度
该组织内共有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
也是最低级为“新生”级
该等级包括了“见习者”“小卒”以及“光照小辈”
中间一级为“共济”级
且又被分为“学徒”“同伴”以及“大师”三级
而最高一级为“神秘”级
该级较少的成员也被分为若干等
从牧师和贵族一直到法师以及国王
四
光照派于1776年5月1日
在上巴伐利亚州英戈尔施塔特成立
其主要创始人是亚当·维索兹
是当地大学一位研究教会法规和实践哲学的教授
最初的创始人还包括另外四名学生
随后各自有了自己的绰号
他们的绰号分别是:艾杰克斯、阿加森
台比留、伊拉斯·谟洛特丹姆斯
而维索兹的绰号
则是非常具有男性气概的“斯巴达克斯”
(把最好的绰号留给了自己,真是个心机Boy)
五
对很多人来说,“光照派”和“新世界秩序”是一回事
但其实并不然,虽然自从16世纪70年代
光照派搞了很多花样,但新世界秩序论只是一种
出现于20世纪初的反犹太炒作
这种观点由一些反语义作家提出
如内斯特·韦伯斯特和伊迪丝·斯塔尔·米勒
他们宣称这些秘密组织由犹太人掌权以寻求全球统治
(说的公平点吧,人们都说光照派目前依然存在
但没人真的知道答案,而且很有可能光照派已经不复存在了)
六
虽然光照派和共济会有一些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秘密组织,都拥有等级制度
并常被指幕后操控阴谋论
但其实这两个组织是十分不同的
共济会起源于十四世纪
且两者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
共济会目前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成员身份是独家的
但没有证据证明当今光照派依然存在
光照派可能就慢慢消失了,仅此而已
七
当今有两种标志与光照派联系最为紧密
那就是金字塔和全视之眼
然而它们都不是该组织的最初标志
光照派于成立之初把雅典娜的猫头鹰
和密涅瓦的猫头鹰作为其象征
这种智慧的象征因来源于罗马神话
而被用以体现光照派的睿智
全视之眼和金字塔这些标志都是刚出现不久
八
目前有很多关于光照派的说法和现代媒体
把光照派描绘成邪恶的撒旦崇拜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把光照派看作撒旦崇拜者的这种观点
很有可能是因为该组织建立于一些反宗教的原则
但反对宗教组织并不等于崇拜撒旦
更何况撒旦崇拜主义也是一种宗教
九
尽管全视之眼和金字塔与光照派的联系
仅仅是通过大众文化而产生的
但美元一元纸币上的图案引起了一系列猜测
猜测认为这些图案就是美国政府受光照派控制的证据
实际上,图案中的眼睛与共济会的标志图像
联系更为紧密
且该纸币直到版面设计完成14年后才广泛使用
不仅如此, 在所有负责该版面设计的人当中
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共济会会员
而且他的方案并没有通过
所以,一美元上的眼睛和金字塔与光照派并没有联系
十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
有传言光照派幕后操纵了各大历史事件
(啊,各种阴谋论@%*%@!……)
包括了911恐怖袭击、肯尼迪遇刺案
并一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
这些事件中某些阴谋论确实起到了
较其它事件更大的影响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其充满了强烈的反宗教色彩
这就意味着光照派有可能在暗中主使此次革命
虽然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很有可能是因为
人们不愿再忍受教会把他们当作温顺的奴隶来压迫……
但到底有多少事件是由光照派
在幕后操纵的又不得而知
而且 光照派目前到底是否存在也仍是个谜
但也许这正是光照派想要的效果
又或者光照派本就不存在
对于它的猜测仅供罢了
光照派的参考文献
漫威第四阶段将会为我们讲述更加精彩的事故,粉丝们可能都在猜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比如说秘密战争、X战警角色登场等等,事实上,漫威已经为一个非常棒的团体打好的基础,那就是“光照会”,而且这个线索早在2010年的《钢铁侠2》中就已经出现,托尼本人似乎也早就加入到了这个组织,有谁注意到了呢?
这个线索出现在《钢铁侠2》中的15分25秒左右的镜头中,托尼利用一个小小的手机篡改了政府的视频资料,使得一些真相浮出水面,继而打破了政府的阴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时托尼所拿的手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第一行第三个图标应该是神盾局的相关软件,那么第四个是啥呢?
将这个图标放大后可以看到英文“Illuminati”,翻译过来就是“光照会”,你没看错,这个软件代表的就是光照会!手机上有神盾局标志,说明托尼加入了神盾局,那么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托尼早就已经加入到了光照会呢?光照会是一个神秘而且极其强大的组织,其中所包含的角色一个比一个强,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加入光照会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最聪明,一个是最有钱,该组织是为了解决威胁乃至宇宙危机而存在,主张以小的牺牲避免更大的牺牲,光照会成员的身份对外严格保密,以至连他们的家人和伙伴都不知道有这个组织的存在。其主要成员有六位,分别是神奇先生、钢铁侠、奇异博士、X教授、黑蝠王、纳摩。这6位为了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巨大危机而秘密地在一起工作,时刻准备与敌人做最后的决战。后来,黑豹、绿巨人、汉克·皮姆等人在秘密战争时期加入到了光照会。
在**中,并没有明确告知我们钢铁侠加入了光照会,但托尼的表现似乎很符合光照会的行事准则,比如说保密、以最小的牺牲保护更多的生命。如果说漫威确实有这个设定,那么用光照会引出神奇四侠、X战警、异人族也就极有可能了,大家觉得呢?
罗马教皇的选举过程?历任教皇都是谁?还有,光照派真的存在吗?
--Stauffer 1918, pp. 133-134. 1911 Encyclop?dia Britannica: Illuminati(1911年《大英百科全书》条目《光照会》) America's Secret Establish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rder of Skull & Bones — Antony C. Sutton (Trine Day, LLC, 2003) Die Korrespondenz des Illuminatenordens. vol. 1, 1776-81, ed. Reinhard Markner, Monika Neugebauer-W?lk e Hermann Schüttler. - Tübingen, Max Niemeyer, 2005. - ISBN 3-484-10881-9 Proof of a Conspiracy Against all the Religions and Governments of Europe — 约翰·罗比逊 (New York, 1798) alt.illuminati FAQ 丹·布朗,(2006年),《天使与魔鬼》,时报出版社 Stauffer, Vernon. New England and the Bavarian Illuminati.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18 [27 January 2011]. OCLC 23427.
摄影行业专业英语用语(2)
问题1 “罗马教皇”我们一般称为教宗。过程:由枢机主教们选举新教宗,他们会在真正选举前,召集枢机司铎和枢机助祭进行第一次会议并讨论候选人。教宗去世的二十天内,枢机主教将在西斯汀教堂召开会议,选出新教宗。新教宗将由枢机主教团互选产生,而且候选人不得超过80岁。选举采用多轮投票制。
问题2 1. St. Peter (32-67)
2. St. Linus (67-76)
3. St. Anacletus (Cletus) (76-88)
4. St. Clement I (88-97)
5. St. Evaristus (97-105)
6. St. Alexander I (105-115)
7. St. Sixtus I (115-125) -- also called Xystus I
8. St. Telesphorus (125-136)
9. St. Hyginus (136-140)
10. St. Pius I (140-155)
11. St. Anicetus (155-166)
12. St. Soter (166-175)
13. St. Eleutherius (175-189)
14. St. Victor I (189-199)
15. St. Zephyrinus (199-217)
16. St. Callistus I (217-22)
17. St. Urban I (222-30)
18. St. Pontain (230-35)
19. St. Anterus (235-36)
20. St. Fabian (236-50)
21. St. Cornelius (251-53)
22. St. Lucius I (253-54)
23. St. Stephen I (254-257)
24. St. Sixtus II (257-258)
25. St. Dionysius (260-268)
26. St. Felix I (269-274)
27. St. Eutychian (275-283)
28. St. Caius (283-296) -- also called Gaius
29. St. Marcellinus (296-304)
30. St. Marcellus I (308-309)
31. St. Eusebius (April-August 309 or 310)
32. St. Miltiades (311-14)
33. St. Sylvester I (314-35)
34. St. Marcus (January-October 336)
35. St. Julius I (337-52)
36. Liberius (352-66)
37. St. Damasus I (366-83)
38. St. Siricius (384-99)
39. St. Anastasius I (399-401)
40. St. Innocent I (401-17)
41. St. Zosimus (417-18)
42. St. Boniface I (418-22)
43. St. Celestine I (422-32)
44. St. Sixtus III (432-40)
45. St. Leo I (the Great) (440-61)
46. St. Hilarius (461-68)
47. St. Simplicius (468-83)
48. St. Felix III (II) (483-92)
49. St. Gelasius I (492-96)
50. Anastasius II (496-98)
51. St. Symmachus (498-514)
52. St. Hormisdas (514-23)
53. St. John I (523-26)
54. St. Felix IV (III) (526-30)
55. Boniface II (530-32)
56. John II (533-35)
57. St. Agapetus I (535-36) -- also called Agapitus I
58. St. Silverius (536-37)
59. Vigilius (537-55)
60. Pelagius I (556-61)
61. John III (561-74)
62. Benedict I (575-79)
63. Pelagius II (579-90)
. St. Gregory I (the Great) (590-604)
65. Sabinian (604-606)
66. Boniface III (February-November 607)
67. St. Boniface IV (608-15)
68. St. Deusdedit (Adeodatus I) (615-18)
69. Boniface V (619-25)
70. Honorius I (625-38)
71. Severinus (May-August 0)
72. John IV (0-42)
73. Theodore I (2-49)
74. St. Martin I (9-55)
75. St. Eugene I (655-57)
76. St. Vitalian (657-72)
77. Adeodatus (II) (672-76)
78. Donus (676-78)
79. St. Agatho (678-81)
80. St. Leo II (682-83)
81. St. Benedict II (684-85)
82. John V (685-86)
83. Conon (686-87)
84. St. Sergius I (687-701)
85. John VI (701-05)
86. John VII (705-07)
87. Sisinnius (January-February 708)
88. Constantine (708-15)
89. St. Gregory II (715-31)
90. St. Gregory III (731-41)
91. St. Zachary (741-52)
92. Stephen II (March 752)
93. Stephen III (752-57)
94. St. Paul I (757-67)
95. Stephen IV (767-72)
96. Adrian I (772-95)
97. St. Leo III (795-816)
98. Stephen V (816-17)
99. St. Paschal I (817-24)
100. Eugene II (824-27)
101. Valentine (August-September 827)
102. Gregory IV (827-44)
103. Sergius II (844-47)
104. St. Leo IV (847-55)
105. Benedict III (855-58)
106. St. Nicholas I (the Great) (858-67)
107. Adrian II (867-72)
108. John VIII (872-82)
109. Marinus I (882-84)
110. St. Adrian III (884-85)
111. Stephen VI (885-91)
112. Formosus (891-96)
113. Boniface VI (April 896)
114. Stephen VII (896-97)
115. Romanus (August-November 897)
116. Theodore II (November-December 897)
117. John IX (898-900)
118. Benedict IV (900-03)
119. Leo V (July-December 903)
120. Sergius III (904-11)
121. Anastasius III (911-13)
122. Lando (913-14)
123. John X (914-28)
124. Leo VI (May-December 928)
125. Stephen VIII (929-31)
126. John XI (931-35)
127. Leo VII (936-39)
128. Stephen IX (939-42)
129. Marinus II (942-46)
130. Agapetus II (946-55)
131. John XII (955-63)
132. Leo VIII (963-)
133. Benedict V (May-June 9)
134. John XIII (965-72)
135. Benedict VI (973-74)
136. Benedict VII (974-83)
137. John XIV (983-84)
138. John XV (985-96)
139. Gregory V (996-99)
140. Sylvester II (999-1003)
141. John XVII (June-December 1003)
142. John XVIII (1003-09)
143. Sergius IV (1009-12)
144. Benedict VIII (1012-24)
145. John XIX (1024-32)
146. Benedict IX (1032-45)
147. Sylvester III (January-March 1045)
148. Benedict IX (April-May 1045)
149. Gregory VI (1045-46)
150. Clement II (1046-47)
151. Benedict IX (1047-48)
152. Damasus II (July-August 1048)
153. St. Leo IX (1049-54)
154. Victor II (1055-57)
155. Stephen X (1057-58)
156. Nicholas II (1058-61)
157. Alexander II (1061-73)
158. St. Gregory VII (1073-85)
159. Bl. Victor III (1086-87)
160. Bl. Urban II (1088-99)
161. Paschal II (1099-1118)
162. Gelasius II (1118-19)
163. Callistus II (1119-24)
1. Honorius II (1124-30)
165. Innocent II (1130-43)
166. Celestine II (1143-44)
167. Lucius II (1144-45)
168. Bl. Eugene III (1145-53)
169. Anastasius IV (1153-54)
170. Adrian IV (1154-59)
171. Alexander III (1159-81)
172. Lucius III (1181-85)
173. Urban III (1185-87)
174. Gregory VIII (1187)
175. Clement III (1187-91)
176. Celestine III (1191-98)
177. Innocent III (1198-1216)
178. Honorius III (1216-27)
179. Gregory IX (1227-41)
180. Celestine IV (October-November 1241)
181. Innocent IV (1243-54)
182. Alexander IV (1254-61)
183. Urban IV (1261-)
184. Clement IV (1265-68)
185. Bl. Gregory X (1271-76)
186. Bl. Innocent V (January-June 1276)
187. Adrian V (July-August 1276)
188. John XXI (1276-77)
189. Nicholas III (1277-80)
190. Martin IV (1281-85)
191. Honorius IV (1285-87)
192. Nicholas IV (1288-92)
193. St. Celestine V (July-December 1294)
194. Boniface VIII (1294-1303)
195. Bl. Benedict XI (1303-04)
196. Clement V (1305-14)
197. John XXII (1316-34)
198. Benedict XII (1334-42)
199. Clement VI (1342-52)
200. Innocent VI (1352-62)
201. Bl. Urban V (1362-70)
202. Gregory XI (1370-78)
203. Urban VI (1378-89)
204. Boniface IX (1389-1404)
205. Innocent VII (1406-06)
206. Gregory XII (1406-15)
207. Martin V (1417-31)
208. Eugene IV (1431-47)
209. Nicholas V (1447-55)
210. Callistus III (1445-58)
211. Pius II (1458-)
212. Paul II (14-71)
213. Sixtus IV (1471-84)
214. Innocent VIII (1484-92)
215. Alexander VI (1492-1503)
216. Pius III (September-October 1503)
217. Julius II (1503-13)
218. Leo X (1513-21)
219. Adrian VI (1522-23)
220. Clement VII (1523-34)
221. Paul III (1534-49)
222. Julius III (1550-55)
223. Marcellus II (April 1555)
224. Paul IV (1555-59)
225. Pius IV (1559-65)
226. St. Pius V (1566-72)
227. Gregory XIII (1572-85)
228. Sixtus V (1585-90)
229. Urban VII (September 1590)
230. Gregory XIV (1590-91)
231. Innocent IX (October-November 1591)
232. Clement VIII (1592-1605)
233. Leo XI (April 1605)
234. Paul V (1605-21)
235. Gregory XV (1621-23)
236. Urban VIII (1623-44)
237. Innocent X (14-55)
238. Alexander VII (1655-67)
239. Clement IX (1667-69)
240. Clement X (1670-76)
241. Bl. Innocent XI (1676-89)
242. Alexander VIII (1689-91)
243. Innocent XII (1691-1700)
244. Clement XI (1700-21)
245. Innocent XIII (1721-24)
246. Benedict XIII (1724-30)
247. Clement XII (1730-40)
248. Benedict XIV (1740-58)
249. Clement XIII (1758-69)
250. Clement XIV (1769-74)
251. Pius VI (1775-99)
252. Pius VII (1800-23)
253. Leo XII (1823-29)
254. Pius VIII (1829-30)
255. Gregory XVI (1831-46)
256. Ven. Pius IX (1846-78)
257. Leo XIII (1878-1903)
258. St. Pius X (1903-14)
259. Benedict XV (1914-22)
260. Pius XI (1922-39)
261. Pius XII (1939-58)
262. John XXIII (1958-63)
263. Paul VI (1963-78)
2. John Paul I (August-September 1978)
265. John Paul II (1978-2005)
266. Benedict XVI(2005-)
265就是敬爱的先教宗若望.保禄2世,266就是现任教宗本笃16世。
问题三:光照派(Illuminati)是14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自称获得上帝之光照启示的基督宗教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最早的为拜占庭"赫西卡派",还有15世纪流行的"阿隆白郎陶斯派"以及18世纪欧洲的光照会等。这些派别都强调信徒个人对《圣经》特别是福音的个人体验,从而获得上帝光照的启示。
共济会的详细资料
摄影行业专业英语用语
double exposure lock 重拍掣
double extension (镜头的) 双倍延长
doublet 二合镜片
Dove prism 鸽尾型棱镜,道威棱镜
doyble refraction =birefringence双重折射
dropping bottle 滴水瓶
drum processor 冲筒
dry mount 干裱
dry mount tissue 干旅胶片
dry plate 干片,早期用玻璃片基时,感光禁膜可以在吹干后才应用的种类
drying 干化
drying cabinet 干片柜
drying equipment 干片器
drying marks 干后痕迹
drying racks 干片架
dual mode enlarger 两用放大机,指可变成翻拍用途的放大机
dummy filter =blank filter空白滤光片,作为封焦等操作的预算,使应用滤片拍摄时不含产生误差
duplicate 翻拍副本
duplicate color slide 翻拍正片
duplicate film 翻拍菲林
duplicate negative 翻拍负片
duplicator 翻拍器
Dusting-on process 干粉放相法 (参阅附录)
dye sensitizing 染料增感
dye transfer process 相片染印法 (参阅附录)
dyeline printer 重氮氨基制图器
dyes 染料
endoscope 内窥仪
easel 定位板 (放相用 )
Eberhard effect 依巴克 (埃伯哈德) 效应,微粒显化因面积比例产生的近边沿积聚效应 (参阅附录)
ebonite 硬象胶
Eburneum process 仿象牙印相法 (参阅附录)
eccentric panel (大底相机) 镜头板之一,镜头座不在镜板中心位置,增大移动幅度
Ecological Photography 生态摄影
edge diffraction 光 边缘绕射
edge effect 像缘效应,影像边沿显影产生的密度差异 (参阅附录)
editing 剪辑
editing viewer 剪辑观像器
editor 剪辑者
EDTA 化=etyh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乙二铵四醋酸, 用于显影及漂白药
effective aperture 实效光圈
effects 效应,效果
eighteen percent reflection grey card 18%反光率的中性灰咕
electric eye 电眼
Electro Photography 电子摄影
electrofax 电子传像
electroluminescence 电子光
electrolysis 电解显影
electrolytic developing 电解显影
electronic flash 电子闪光澄
electronic printing 电子制像
elements of lens 组成镜头的镜片
ellipsoid 椭圆体
elliptical coma 光呈楠圆的彗星形像差
elliptical mirror 椭圆体镜
elliptical reflector 椭圆体反射器
elongation 影像延长变形,多发生在广角镜头的边沿部份
elongation factor 影像延长因子
emulsion 药膜
emulsion number 药膜编号
endoscope 内窥仪
endoscopic camera 内窥相机
endoscopic photography 内窥摄影
enlargement 放大
enlarger 放大机
enlarging 放大
enlarging lens 放大机镜头
enlarging meter 放相测光表
enlarging paper 相纸
enlarging photometer 放相测光表
enlarging timer 放相定时器
entrance pupil 前透光孔
epidiascope 两用投影机 (透明片或实物)
episcope 实物投影机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等效焦距
erasure (录像或磁盘) 洗影或洗音
ester base 矫基盐片基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化简称EDTA,乙二铵四醋酸 ( 用于显影及漂白药 )
EV 曝光值,exposure value的简称
exit pupil 后透光孔,指镜头后段透光向菲林的位置
expiry date 失效日期
exposure 曝光
exposure factor 曝光系数
exposure latitude 曝光宽容度
exposure meter 测光表
exposure photometer 测光表
exposure range 曝光范围
exposure timer 曝光定时器
exposure value 曝光值,简称EV
eye cup 眼罩
eye level 视平线
eye level finder 视平式观景器
eyepiece 目镜
f-number 光圈值
fabric printing 布底印相法
factorial development 分段显影
fade-in fade-out 淡出淡入 (活动影像的特效画面)
fading 淡化
Fahrenheit scale 华氏温度单位
Fashion Photography 时装摄影
faults 错误
fibre-optical system 纤维光学系统
fiducial marks 基准记号
fiducial slide 基准定位片
field camera 大底相机之一,作户外拍摄用途
field curvature 光像场弯曲
field flattener 光矫正像场平面镜片
field of view 观景范围
field performance 光镜头像场测试
figurign 化精磨,制造镜头过程之一,使镜片变成光滑,可以进行装制镜头
filament 灯丝
fill-in light 补光
film 菲林
film base 菲林片基
film chamber (相机)装菲林格
film feed chamber 相机)卷菲林格
film format 菲林幅度
film holder 菲林匣
film magazine 菲林匣座,俗称龟背
film speed 菲林感光速度
film take up chamber (相机) 卷菲林格
filmstrip 条状正片 1.滤光片 2.过滤器
filter factor 滤光片曝光系数
filter holder 滤光片夹
filter turrets 滤片圆盘,安装三个以上的滤光片在一个圆盘中
fine grain 幼微粒
fine grain developer 幼微粒颜影药
fisheye lens 鱼眼镜头 (取景角度达180度)
fith-order aberration 光第五阶段像差
fixation 定影
fixed focus 固定焦距
fixer 定影药
fixing 定影过程
fixing bath 定影冲洗
flange 1.机身接镜环 2.凸缘 (在非球面镜头矫正球面差的部份)
flange focal distance 镜座距,指镜头座与菲林平面的距离
flare 流光 (例如非加膜镜头的雾化结果)
flare factor 流光因子
flash 闪光
flash bulb 闪光胆
flash exposure guide number 闪光灯曝光指数
flash strobe 频闪闪光灯
flash synchronization 闪灯同步
flash tube 闪光管
flashgun 闪光灯
flint glass F号玻璃,俗称火石玻璃,雅比数值低过50的光学玻璃
floating element 光浮动镜片
floppy 磁盘
flow camera 平移式相机,用于拍摄微型记录菲林的相机之一
fluorite 萤石
focal 聚焦的
focal length 焦距
focal plane 焦点平面
focal plane shutter 焦点平面快门
focal poing 光聚焦点
foci 焦点focus 的众数
focus 焦点
focus extension 镜头对焦伸长度,亦称lens extension
focusing 对焦
focusing adaptor 对焦附加器
focusing cloth 对焦遮光布
focusing hood 对焦遮光罩
focusing mount 对焦接环
focusing range 对焦范围
focusing ring 对焦环
focusing scale 对焦刻度
focusing screen 对焦屏
focusing slide 对焦定位片
focusing travel 对焦移限
fog 灰雾,雾化
fog filter 雾化滤片
fogging agent 雾化剂
foot-candle 烛光呎 (光度单位)
foot-lambert 朗伯呎 (光度单位)
force processing 增感冲洗,俗称谷冲或迫冲
forked lighting 叉形静电纹, 印 branch static 的别称
formaldehyde 化甲醛 ( 用于显影药及坚膜药)
formats (相机或菲林) 幅度
forward focal point 光前聚焦点
forward nodal point 光前节点
forward-feed (录像或磁盘) 向前推进
Fourier Analysis 傅里叶分析
Fourier techniques 傅里叶法
Fourier transformation 傅里叶换式
frame counter 格数计
frame finder 取子器
framing 1.框景 2.裁相
framing error 取景误差
frequency filter = absorption filter色谱滤片
frequency response 频率反应
Fresnel bi-prism 芬劳 (菲涅耳) 式双棱镜
Fresnel screen 芬劳 (菲涅耳) 透光屏
fringe effects 条纹效应
front cell focusing 光前置镜组封焦
front focal plane 光前焦平面
front focal point 光前聚焦点
front focusing 前移对焦
front nodal point 光 前节点
front projection 前方投影
fused silica 焙合硅石
gadget bag 相机袋,俗称外影袋
gallon 加仑 (容量单位) 英制=4.5公升,美制=3.8公升
gamma γ加玛,指反差值
gamma infinitive 反差极限值
gas burst agitation 气体搅动
gate 光闸 (**机或放影机的透光闸)
Gaussian optics 高斯光学, 亦称 para axial optics 专门研究中心光轴及其平衡光轴的变化
gel 凝胶
gelatin 明胶,俗称鱼胶
generating 光曲面磨,制造镜头过程之一,使镜片形成球面状
geometric distortion 几何式变形,指用广角镜时边沿的影像产生的变形
ghost image 有鬼影的影像
giant enlargement 巨幅放大法
glacial acetic acid 化冰醋酸,即 acetic acid glacial用于急制及定影药
Glamour Photography 美感摄影,常指以女性为题材
glare 眩光
glass bead screen 珠面银幕
glass pictures 玻璃相片 (以玻璃做片基的相片 )
Glauber''s salt 化 = sodium sulphate decahydrate 硫酸钠 , 芒硝 , 俗称元明粉,用于配合高温应用的显影药
glazer 过光机
glazing machine 自动过先机
glossy paper 光面相纸
glycin 化对苯基甘氯酸, 显影剂之一
GN 闪灯指数,guide number 的简称
gradation 层次
grade 1.级别 2.相纸 (反差) 级号
gradient 倾斜率,梯度
graduate 量杯
graduated filter 渐变滤片
grain 1.微粒 2.格令 (重量单位) =0.08克
graininess 颗粒性,微粒性的主观感受
gram 克,重量单位
granularity 颗粒度,微粒幼度单位
Graphic Arts 平面艺术
graticule =reticule,reticle ( 观景片或对焦屏 ) 标线
gray scale 灰阶
green 绿色
grip 手柄
ground glass 磨砂玻璃
ground glass screen 磨砂对焦屏
guide number 简称GN,门灯指数,以距离计算出光圈
gum arabic 阿拉伯树胶,亦称 arabic gum
gum bichromate process 树胶重铬酸盐印相法 (参阅附录)
gun camera 军事射靶记录相机
H & D curve 克特. 德菲曲线,表示感光体的变化特性 Hurter & Driffeld curve 的简称
halation 晕光
half plate 半片 (指 4"x5" 菲林的一半)
half-frame camera 半格相机
half-speed 光棱镜之一(移动时影像比棱镜速度加倍)
halftone screen 灰网,印刷制版用
halftones 灰调
halo 光光晕,因镜头的球面差而产生使用较大光田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halogen 化 卤素 ( 例如氟fluorine , 氯chlorine)
hand camera 手持式相机 (2"x2.5" 以下的相机)
hard water 硬水
hard(paper) 反差高(相纸)
hardener 坚膜药
hardening bath 坚膜液
hardening fixer 坚膜定影药
haze 雾气
haze filter 雾化滤光片
heat absorbing filter 吸热滤片
heat filter 隔热片
heat recording 热能记录 (记录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形)
helical (screw) mount 螺旋形接环
Heliography 凸版摄制法,即最早期摄影的方法
Heliotype 太阳印相法,重铬酸盐制版法之一 (参阅附录)
Herschel effect 赫素效应
high band 高文件效率,录像的模式之一,影像比低文件优胜,但音响较差
high contrast 高反差
high contrast developer 高反差显影药
high key 高色调相片 (指画面以白色为主的相片 )
High Speed Photography 高速摄影
higher density 较高密度
higher order aberration 高档像差
highlights 高光位,高光点
Hologram 全息摄影作品
Holography 全息摄影
honeycomb 蜂巢式光闸,闪灯或射灯用
hood 罩,遮光革
horizontal enlarger 水平式放大机,通常用于大尺寸底片
hot spot 强光点
hot water bath development 热水式降反差放相法
Hurter & Driffield development 克特.德菲曲线 (表示感光体的变化特性) ,简称H & D curve
hydroquinone 化对苯二酚,俗称坚安,显影剂之一
hyper sensitizing 增感法 (使菲林提高感旋光性能)
hyper stereoscopy 立体摄影法之一
hyperfocal 超焦距
hyperfocal distance 超焦距位置
hypo 化sodium thiosulfate硫代硫酸钠的俗称,即大梳打,定影剂之一
hypo clearing agent 大梳打清洁药
hypo eliminator 大梳打清剂
hypo test solution 大梳打测试液
identity photographs 证件相片
Ifrared Photography 即影印有摄影
illuminatin meter 照明度测光表,即一般的测光表
illumination 照明度
image 影像
image contrast 影像反差
image dissection 影像分析
image intensification 影像加厚法
image size 影像尺寸
image stream 光流影,指在影像边沿因有彗星状变形或色散而产生有方向性的水流式松蒙
imageamplifier 影像增益器
imagesharpness 影像清晰度
imagestructure 影像结构
in focus 准确封焦
incandescent light 长明灯
incident angle 光入射角
incident light 入射光
incident light meter 入射式测光表
indicator 1.指示器 2.指示剂
indicator stop bath 指示式 (急制) 停影药
indirect light 间接光
indoor photography 室内摄影
induction 感应
induction period 感应期
Industrial Photography 工业摄影
Industrial Radiography 工业用X光摄影
infectious development 感染式摄影
infinity 无限远
infrared film 红外线菲林
infrared filter 红外线滤光片
initial agitation 首次搅动 (冲洗菲林等)
instant photography 即影印有摄影
instant return mirror 实时回位镜 (在单镜反光机中将影像折射向观景器而拍摄时该镜片弹起使影像投向菲林之后再回落原来位置)
integrating exposure meter 长时间测光表
intensification 加厚法
intensifier 加强剂,加厚剂
intensifying screen X光摄影的增光屏
interference 光 光线干扰
internegative(film) 中间负片
intersectin of third 三份一构图的方法
inverse square law 光平方反比律
inverted telephoto lens =retrofocus Iens 广角镜头之一种 (扩大后组焦距的设计)
invertible tank 可倒转冲罐
iodide 化碘化物
iodine 碘
iodine Quartz 碘化石英灯,俗称石英胆或卤素胆
ion 离子
ionization 电离作用
iris 虹膜〈光圈〉
iris diaphragm 光圈叶, 亦称 diaphragm
irradiation 1.光渗 2.发光,辐射
ivorytype 象牙色印相法 (参阅附录)
join-up 组合画面﹝指放幻灯片、**或电视时由多个画面组成一个大画面的形式﹞
joule 焦耳,常指闪光灯强度
K-filter 即**反差滤光镜的别称
keeping quality 保存质素
Kelvin degree 色温、绝封温度的单位
Kerr cell 克尔透光盒 (真正的电子快门,利用盒中的高低电压使光线透过时间可短至一百万份之一秒,但仍未可真正的应用 )
key (相片的) 调子,分高色调及低色调
kilowatt 千瓦
kilowatt hour 千瓦小时
kinematograph **放影机,亦称 cinematograph
kink marks 折痕 (因菲林被物体磨擦或折曲而产生的花痕)
knife edge 插刀式砌口
knife edge mask 插刀式边沿遮板,亦称 soft edge mask,使重拍时两个或多个画面相互淡化吻合,形成完整的主面
Kostinsky effect 高斯丁斯基效应 (参阅附录)
Kurz flint 雅比数值低过50的F号玻璃,俗称火石玻璃之一
Lambert''s Cosine Law 朗伯余弦定律 (参阅附录)
Lamphouse 灯箱
lantern slide 幻灯片的早期名称,指在灯箱或幻灯机前观看的正片
lanthanum 镧,钸族的稀土金属,用于制造光学玻璃
lapping 光 幼磨,制造镜头过程之一,把粗磨及曲磨镜片产生的瑕疵磨去
LASER =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 激光的简称
Latensification 后增感法 (在菲林感光后,用化学物或弱光再次曝光,使菲林的潜像加强,但会有多少雾化的现象)
latent image 潜像 (指感光体在曝光后形成的潜在影像)
latent sub-image 聚核潜像﹝由两粒已感光的银粒并合成的稳定潜像﹞
lateral color 横向析色差﹝transverse chromatic aberration﹞的别称, 指产生三原色影像不同大小的光差现象
lateral image 左右逆转影像
lateral reversal #value!
latitude 宽容度﹝指菲林对感光的宽容程度﹞
LCD 液晶体显示 , I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
leader 菲林头,或称菲林舌
leaf shutter 叶片快门
least circle of confusion 光亦称 circIe of least confusion, 最小模糊圈 ﹝以一点光在聚焦位置,产生影像的直径来计算景深﹞
LED 发光二极管,Iight emitting diode 的简称
lens 镜片,镜头,透镜
lens barrel 镜身﹝安装镜片的镜筒整体,包括光圈环,对焦环及接环等﹞
lens board 镜板﹝用来安装镜头的底板,多用于大底相机﹞
lens cap 镜头盖
lens cleaning fluid 抹镜液
lens cleaning tissue 抹镜纸
lens elements =eIement of lens 组成镜头的镜片
lens extension 镜头对焦伸长度, 亦称 focus extension
lens group 镜片组﹝指镜头中负责不同光学变化的镜片组合﹞
lens head system 前置镜头系统﹝镜头设计之一,将镜头分为前置组及对焦组,以同一个对焦组配合多个不同的前置组,产生有如多支镜头的应用﹞
lens hood 遮光罩
lens locking button 锁镜掣
lens locking pin 锁镜针
lens mounts 镜头接环
lens shift 镜头平移法
lens speed ﹝镜头﹞最大光圈值
lens swing 镜头左右旋移法
lens tilt 镜头前后倾移法
lens turret 镜头圆盘﹝用于活动**机或放大机,利用可转动的圆盘安装多支镜头以便运用﹞
lensless photography = pinhole photography 针孔摄影﹝利用针孔代替镜头的摄影方法﹞
lenticular screen 1.柱面透光屏,用于制造有立体或动感的相片或图画 2.柱面银幕,增大画面观看角度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daiation 激光,简称 LASER
light balancing filter 调整色温滤光片﹝色温滤光片之一,用于调整小量差异色温,例如 81 及82 滤光片系列﹞
light box 灯箱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简称 LED
light meter 测光表
light source 光源
light stand 灯架
light tent 柔光幕﹝应用于拍摄金属物体,避免将周围的物体反影在金属物体上)﹞
light trap 挡光屏﹝多以呈圆拱式的板防上放大机等的光线散出,或可作为黑房的开放式入口﹞
light units 光亮度单位
light value 测光值
lighting 照明,布光﹝俗称打灯﹞
lighting ration 光暗比﹝表示物体被照明的情况,用来掌握主题的立体表现﹞
line film 线图菲林,感蓝光菲林之一
line spread function 线分布函数
linear magnification 单向放大度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体显示,简称 LCD
lith film 制图菲林,感蓝光菲林之一
lithium 锂,碱金属之一
lithium fluoride 化氟化锂﹝用于制造焙合硅石镜头﹞
lithorgraphy 石版印刷术
litre 公升,容量单位,等如 1000 ml
local control 局部控制,常指式冲放时使画面部份位置变深或浅,例如放柏时的dodging 遮挡及 burming 局部加光
log exposure 曝光量对数,即以 lux second 勒司秒数量的对数,应用于菲林特性图等的曲线绘制
long play ﹝录像﹞慢速
long shot 远镜﹝指拍摄**时在较远位置拍摄大景的情况﹞
longtiudinal chromatic aberratin 光纵向析色差
low band 低文件效率,录像的模式之一,影像比高文件较弱,但音响较佳
low contrast developer 低反差显影药
low key 低色调相片﹝指以深色为主的相片﹞
LPM 线数度, 即 lines per millimetre 的简称,作为厘定镜头及菲林的清晰度
lumen 光流量单位,音译流明
luminance ﹝光源﹞ 亮度
luminosity 明亮度﹝指受光范围的光暗表现﹞
lux 照明友单位,音译勒司或克司,指以一个 lumem流明源照明一平方米面积的照明强度
lux second 曝光量单位,音译 勒司秒或 克司秒,指以一个 lux勒司照明度曝光一秒的曝光值
Mackie Lines 麦基线﹝因条纹效应 Fringe effect 而产生的条纹名称﹞
macro focus 微距式封焦﹝用于变焦镜头中产生有如微距的效果﹞
macro focus zoom lens 微距式变焦镜头
macro lens 微距镜头
macro teleconverter 增距式微距附加镜﹝使标准镜头变成微距而保留最近封焦距离﹞
macrophotography 微距摄影,=photomacrography
magazine 1.=film magazine 菲林匣座 2.幻灯片匣
magazine camera 菲林匣相机﹝早期内置片装菲林转换的相机﹞
magenta 洋红﹝色﹞
magnesium 化镁,用作闪光胆的发光原料
magnesium fluoride 化氟化镁﹝用于光学玻璃加膜,是最普遍的种类,因其折射率是1.38﹞
magnetic stripe 磁道,活动**菲林边的磁带,作为录音用途
magnetic tape 磁带
用英语介绍天使与恶魔剧情带中文,大约100个单词,初中水品。带些生词没关系。跪求啊,明天用。
中文名称:共济会
中文别称:美生会、同济会、规矩会、梅森会
英文名称:Freemasonry
英文别称:masonic、 masonry、
freemasons
组织性质:宗教中的神秘主义、政治中的左翼,以及社交性的兄弟会。
成立日期: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英国石匠第一总会成立日期)
会员数量:600万左右,其中美国约400万,英国约100万,法国约7万。
分布地区:全球各地,盛行欧美,在伊斯兰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低靡。
主要体系:英美风格、拉丁风格、北欧风格、女性风格、非裔风格、混合风格。
基本介绍
“共济会”是这一组织在中文里的正式通用名称,取自其组织性质,即“同舟共济”。
在台湾的共济会则自称为“美生会”,意即“追求美好人生”,可谓音意相合,美生,也取自石匠的英文单词“Mason”,会员之间以“兄弟”(Brother)互称,其口号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Within Four Seas all are
Brethren)。其他的中文称谓还有同济会、规矩会、梅森会等。
共济会在英文里的正式拼写为“Freemasonry”,从字面翻译就是“自由石匠工会”,其他的拼写还有masonic、masonry、freemasons等,在欧美共济会里面广为传颂的一句共济会名言就是“Make
a good man better!”(使一个好人变得更好!),这也是他们立会的核心宗旨。
需特别注意的是共济会这个词是一种泛称,代指全球所有的共济会组织,这些组织采用相近的名称以及仪式传统,在历史上拥有传承关系,但随着共济会在历史上的不断分化,这些组织在司法上都已经是彼此独立的,目前形成了英美风格、拉丁风格、北欧风格、女性风格、非裔风格、混合风格这几个主要体系,这些不同体系的共济会组织在全球并没有一个统一管辖的机构,有些彼此之间甚至还有争执。
这个体系有其独特的信仰与道德准则,但又主张自由至上,提倡非教条原则。他们自称为远古奥秘知识的守护者,通晓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奥秘,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和慈善,追求个人美德与完善社会,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象征符号与仪式教导成员达至一种超凡的精神状态。
现代共济会出现于18世纪的西欧社会,脱胎于中世纪建筑行业的石匠工会,1717年的圣约翰日(6月24日,圣约翰被古典派共济会视为他们的守护者),伦敦的四个石匠会所(Lodge)的成员组成了联合总会(Grand
Lodge),正式名称为 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四个会所中只有一个是纯粹的建筑工会,其余三个均为由热衷于社会变革的贵族人士组成的社团。这一事件代表着古代共济会正式转变为哲学性的现代共济会。
从在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开始,现代共济会陆续传播到了欧洲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运动中的主力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共济会就为华盛顿的大陆军提供了大量帮助,后来在北美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今共济会最为兴盛的地区。随着历史发展,从19世纪开始,共济会陆续分裂为了好几种体系,这种分裂也对它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长期的负面作用。
今天的各类共济会组织在全球拥有600多万的会员,分布在全球各地,其中美国400多万,英国100多万,法国约7万,囊括了社会上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与各种信仰背景的人群,其中不乏名流政要,各界精英。
他们的理念以及活动对现代民主政治文明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一些阴谋论者与激进的宗教分子则认为他们是一个追求财富与统治世界的反人类、反社会邪恶组织。在其成立一开始就招致了许多保守派势力的的反对和打击。早在18世纪的欧洲就被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君主制国家所打压,共济会被指责为策划法国大革命的幕后黑手,在反犹主义猖獗的纳粹统治时期,区内的共济会都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今在奉行伊斯兰教的政教合一制阿拉伯国家,以及主要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共济会这类民间结社都未获得合法性。
海外华人组织洪门(天地会)尽管采用了共济会的标志及英文名,但两者并非隶属关系,在思想传统和仪式上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思想理念
共济会属于一种准宗教的形式,尤其对于英美体系的共济会来说,更倾向为神秘主义教义的灵修社团,欧陆大东方体系的则倾向为类似一个政党的形式。
共济会的思想建立在会员平等、社会启蒙和公共慈善事业基础之上,能与各种宗教、哲学思想并存。它把上帝视为“伟大的建筑师”,追求“心灵教堂”的建设和道德“自我完善”。共济会要求会员们在道德上要不断完善,从而成为“理论上的石匠工人”,会员间要以“兄弟”般相处,精诚团结、相互帮助,提出了“自由、平等和友爱”的口号。
共济会在成立的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没有残疾(目前许多会所已经废除这条规定)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愿者必须是有神论者(可以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虽然共济会的教义奉行会员平等原则,无宗教与种族、社会阶级倾向,但当时多为白人新教信徒的贵族。启蒙运动后许多会所向自然神论方向转变,盛行于北美。大分裂后的法国大东方共济会会所接受了无神论者,奉行“自由、平等、博爱”。
共济会的理神论(即自然神论,部分信奉泛自然神论或泛神论)明显继承了诺斯提教派的宗教思想(Gnosticism,基督教公开时期和基督教进行斗争的各种希腊化教派的总称,公元1世纪兴盛,4世纪因基督教压力而崩溃,剩余势力成为秘密宗教),即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黑暗的、残缺的,由堕落的德谬哥所创造,是囚禁灵魂的地方,而灵魂所居的精神世界则是真正的神所创造,要脱离这个世界就要完善自身的灵魂,获得“灵知”Gnosis(即扬升、超脱、开悟、与神合一)。而除了诺斯提思想之外,共济会也包含了13世纪左右兴起的喀巴拉派犹太教隐秘哲学、拉丁炼金术的诸多元素,相信以理性科学可以完善人类社会。
近代共济会对于神的解释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造物主的阐述,他们认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伟大建筑者”创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来自神赋予的理性,这个外在的宇宙称为大宇宙(Macrocosm);而每一个人类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复制品“小宇宙”(Microcosm),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这个复制品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够以理性为准绳,以道德为工具,不断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终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内在神殿”的建造,成为完美的“石工导师”并且进入神的领域。共济会会员(“石工”)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徵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匹敌的巨大体系。
共济会景仰古希腊7艺,即:语法学、逻辑学、雄辩术、算术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认为这7种技艺是通往智慧殿堂和通向真理之路的7个不同梯级,共济会员应该了解所有这7种知识。
共济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超越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世界统一体,和谐、仁慈、公正和人道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导原则,“理性”是处理一切事务的主要依据。共济会企图实现与人为善和社会公正,主张缩小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民族歧视,认为宗教和国家是人类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障碍,因此应该消灭。
符号象征
共济会习惯运用比喻与象征来传递理念,因此在其教学体系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懂得并熟知这些符号的含义是会员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共济会的许多象征符号都与建筑和石工技术有关,水平仪和直角尺是明显例子。在许多非石匠的会员加入之后发展的标志多与炼金术以及及圣殿骑士有关。
当石匠成为会员时,共济会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建筑技艺。相反的,它利用中世纪石匠的工程作为道德发展的隐喻。因此,共济会的象征符号是中世纪石匠所使用的普通工具,例如工作围裙(原是羊皮制的)、锤子、梯子、水平仪等。
共济会的仪式(Masonic ritual)和象征(Masonic
symbolism)是共济会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共济会最初仅设置三个级别,用度的符号“°”表现。第一度会员被称为“学徒”(Entered
Apprentice),第二度会员被称为“技工”(Fellow Craft),都不是正式会员,名为“蓝堂Blue
Lodge”。第三度即是正式会员,且是最高级别,以导师(Master Mason)为称,在入会时要经过一场象征性的死亡与复活的仪式。
后来又发展出约克礼、苏格兰礼两种主要的等级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特别设定的制度。
组织结构
共济会在结构上分为会所(Lodge,或者叫蓝堂“Blue Lodge”)和总会所(Grand
Lodge)。总会所是共济会的最高组织形式,一般以所在地的最高政权为单位,比如在美国就是以州为单位,另外传承自不同地区或体制的总会所也会有在同一个国家内并存的情况。总会所要遵守所在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因此不同政权范围内的总会所之间的司法关系是彼此独立的,关系也是平等的,使得全球各个总会所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每个总会所的行动会受到所在地政府司法的管辖。总会所下辖众多的分会,名称一般为阿拉伯数字编号和地名(许多名字也是自由取的,比如著名的九姐妹会所)的组合,受所属总会所的统一管理。
在会所的管理上,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职位:
尊者尊主,Worshipful Master,简写WM;高级督导员 (Senior
Warden);初级督导员 (Junior Warden);司库 (Treasurer);秘书 (Secretary);执事(Deacons);干事
(Stewards);守门人(Tyler),具体名称及职务在不同的会所可能会有不同。
以上是目前所有公开活动的共济会组织的管理结构,往往是在司法管辖区内以社团的形式注册的公开的合法机构。由于共济会起源于秘密结社,不排除目前仍有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的、跨国地下运作的一些共济会会所。
共济会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有建立会所,但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因为宗教条例上的规定,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被禁止。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权内也没有公开存在的会所(古巴例外),一些君主制国家内也被限制活动。
几大体系
整体上,在全球的所有共济会分为几个主要的风格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英美共济会(Anglo-American
Freemasonry)
英美体系是指传统的共济会制度与仪式,也是最为主流的共济会体系,我们一般提到共济会的时候就是指的英美体系,但它不是唯一的适用于全球所有的共济会组织。这个体系直接继承自最早的18世纪初英国的总会所,主要是施行约克礼(13级)和苏格兰礼(33级)。比较宗教倾向,尤其是新教,与天主教的关系也不算很差。入会要求就是一般的“有神论者”,的成年男子。这个一开始就比较接受社会上层群众,也存在种族歧视现象,拥护英王室,因为不满这点,后来一些共济会员就又分裂出了古典派,古典派自称自己才是共济会精神的正统,反对保守的“现代派”对王室的宽容态度,这个古典派得到了法国共济会的大力支持(那时候大东方还没有独立出去),尤其是九位缪斯会所(Les
Neuf
S?urs),在他们的支持下,古典派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古典派在北美发展壮大,美国独立以后,留在英国的古典派与保守的现代派和解,成立了英格兰联合总会(UGLE),在北美洲的双方也逐渐合并,目前以每个州为单位成立了各自的总会所。
英美以外流行这个体系的地区,大多是曾经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地区,以及二战时期美军的占领地,这些地区包括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南部非洲;印度;东亚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以英美体系为标准,是当地主流的共济会。在南欧、东欧、拉美也有零星的一些英美体系的会所。
◆大东方体系(Grand Orient
Freemasonry)
也叫大陆共济会(Continental Freemasonry)、欧式共济会(Europe Freemasonry)、自由共济会(Liberal
Freemasonry)、拉丁共济会(Latin Freemasonry)。由法兰西大东方(Grand Orient de
France,简称GODF)推广开来,法国大东方在18世纪末从早期的法国共济会中独立,在法国大革命之后逐渐成为法国主流会所,此后参与了巴黎公社运动,并且最早接纳有色人种,从此开始与英美共济会交恶,1877年与英国联合总会所(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简称UGLE)正式断交。
大东方不同于保守的、宗教倾向的英美体系,属于世俗型,是政治上的左翼,反对政教合一,与天主教会关系恶劣。其目标和主张和共产主义差不多,跟英美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接受无神论者,从早期启蒙运动时期就有伏尔泰、孟德斯鸠等自然神论倾向的法国共济会会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从许多共产主义者(比如智利前总统***员阿连德,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等)都是大东方共济会成员这点来看,两者的关系应该不一般,包括马列、斯大林(三位均多次做出过共济会的揣手礼),无政府主义***巴枯宁、蒲鲁东(这两位有会所文件明确记载入会),以及中共早期高层如周等(尤其是曾赴法留学的,不可避免的会与大东方打交道),都很有可能属于大东方共济会。一开始大东方主要流行于法国本土以及曾经的法国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后来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以拉丁语族为母语的基本都是大东方体系,包括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在苏联当政时期并没有允许任何共济会的公开会所,包括大东方,很可能只允许上层要员入会,或者有什么不公开的原因,苏联解体之后大东方开始公开活动,流行于所有东欧的斯拉夫国家以及巴尔干半岛。受到欧陆宗主国的影响,整个拉美也是大东方为主流。
◆北欧共济会(Nordic
Freemasonry)
北欧共济会在早期由德国共济会传播而来,带有明显的玫瑰十字会色彩,是一个基督教神秘主义组织,许多方面都与典型的共济会有所区别,他们都是采用瑞典礼。这个体系的共济会与王室和宗教界的关系密切,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就曾是早期时的重要领导,瑞典正式的教堂里的主教和牧师大多是瑞典分会的高级成员。北欧风格的共济会所分布的国家包括了斯堪的纳维亚的瑞典、挪威,以及欧陆的丹麦、德国、芬兰,还有北大西洋的冰岛。目前在北欧诸国共有73个会堂,约14000名会员,其中芬兰1100人,冰岛2800人,挪威16700人
◆非裔共济会(African
Freemasonry)?
是在18世纪北美的种族隔离时期形成的,太子殿国家总会(Prince Hall National Grand
Lodge)成立于1847年6月24日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名字取自创立者普林茨·霍尔,会员主要为有色人种,基本上都是非洲裔美国人。前面也提到了英美体系在早期比较有种族主义倾向,所以在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非裔,于成立了自己的共济会会所太子殿(Prince
Hall),这个体系与白人的共济会在制度上没什么区别,只是不做种族的限制。现在太子殿主要分布于北美、加勒比与西非,英国和爱尔兰也各有一处总会。
◆混合型共济会(Mixed
Freemasonry)
混合型共济会是指男女会员兼收的共济会会所,其中两个最主要的独立总会是东方星与人权会社,其他的还有在法国的法兰西混合总会所(Mixed Grand
Lodge of France)与通用混合总会所(Universal Mixed Grand Lodge)等。
1.东方之星(Order of the Eastern Star)
或叫启明星兄弟会,形成于英美体系的共济会环境,是一个流行于北美的男女兼容的共济会组织,1850年创立,一开始是为了共济会成员与家属联系便利而建立的,必须是男性共济会成员家属的女性才能加入,其附属的组织还有仅限于11-21岁女生的的彩虹少女团(nternational
Order of the Rainbow for Girls)。东方星在北欧还有一个分支是苋菜会社(Order of the Amaranth
)。?
2.人权会社(Le Droit Humain)
形成于大东方体系的共济会环境,1893年由Maria Deraismes 与 Georges
Martin在法国巴黎建立,同时接受男女会员(女性可直接申请入会,与启明星要求必须是亲属的情况不同),不分种族与个人信仰,采用苏格兰礼仪式,分所遍布在世界上60个国家,拥有约28,000名成员,其中一个著名的***是神智学社(Theosophical
Society)的安妮·贝赞特(Annie Besant),她领导期间人权会社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女性共济会(Female
Freemasonry)
当今的女性共济会主要是脱离于人权会社,在法国、比利时以及英国和美国都有各自的总会。此外在美国纽约也有一个独立的女性会所,一直低调运作,不被外人所熟知。
1.法国女性大会所(Grande Loge féminine de
France)
早期的法国女性会所属于人权会所的一部分,1945年二战结束后由Anne-Marie
Gentily主持成立属于女性的总会所,目前拥有2.5万会员。在早期,法国女性大会所使用改自苏格兰礼的采纳仪式(Rite of
Adoption),但二战后重新组建的会所又恢复了苏格兰礼。
2.英国女性共济会(Order of Women Freemasons)
1908年成立,是英国最大的女性共济会组织,她们独立的原因是不满人权会社的神智学社影响,第一任总导师是W. F.
Cobb,1912年在他结束任期之后,续任的总导师都是女性。1920年她们向英国联合总会(UGLE)寻求承认,但是遭到拒绝,之后决定不再接受男会员。1935年男性首辅(Grand
Secretary)Peter Slingsby死后就完全女性化了。
阴谋论和反对
多年以来,共济会一直成为众多社会势力批判的对象。某些一神教指控共济会是反对该教的大本营,甚至参加者死前都不能够请神职人员到床前为他祈祷,因此许多个案或是实证都以这个结社为主题。连都曾经利用捏造的文件来指控共济会主要由犹太人所组成,意图控制整个德国和欧洲,也藉此展开了恶名昭彰的种族大屠杀。当然,这些误解和指控都只是历史上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他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光明会”(Illuminati)的影子政府指控,认为共济会与光明会的新世界秩序有关。有些人甚至指称共济会是个玄秘组织。由于共济会行事神秘低调,可能因此引发诸多流言,然而事实上共济会会员在社会上受人敬重,而且耗费许多时间与金钱参加慈善活动。
共济会名义上要求会员效忠所在国家的政权。但历史上,共济会曾在沙皇俄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当政时期与一些君主制国家被禁止,现代在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依然禁止其存在。其在1962年主动退出了中国大陆,转到香港和台湾发展,近些年又开始恢复了在大陆地区的活动。
恶魔的英文是什么?
Robert Langdon is a Harvard symbologist. As he tries to stop a legendary secret society "Illuminati", from destroying Vatican City with the newly discovered power of antimatter.
CERN director Maximilian Kohler discovers one of the facility's physicists, Leonardo Vetra,
murdered. His chest is branded with an ambigram of the word "Illuminati". Kohler contacts
Robert Langdon, an expert on the Illuminati, who determines that the ambigram is authentic.
Langdon and Vittoria make their way to Vatican City, where the Pope has recently died. The Path leads Langdon to four locations in Rome, each associated with one of the primordial elements: 'Earth', 'Air', 'Fire', and 'Water'. Langdon finds one of the Preferiti murdered in a way thematically related to each location's related element.
Shortly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the Pope met with Leonardo Vetra who believed
that anti-matter was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a link between Man and God. While discussing Vetra, the pope reveals that his support is due to science having given him a son. It is revealed that Camerlengo Ventresca himself was the birth son of the late pope, conceived through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vercome with guilt Ventresca soaks himself in oil and immolates himself before a crowd of onlookers in St. Peter's Square.
1.evil person2.demon3.devil
The plot follows Harvard symbologist Robert Langdon, as he tries to stop what seems to be the Illuminati, a legendary secret society, from destroying Vatican City with the newly discovered power of antimatter.
CERN director Maximilian Kohler discovers one of the facility's most respected physicists, Leonardo Vetra, murdered in his own secured, private quarters at the facility. His chest is branded with a symbol—an ambigram of the word "Illuminati"—and one of his eyes has been removed. Instead of calling the police, Kohler contacts Robert Langdon, whom he has determined through his research is an expert on the Illuminati. Kohler requests his assistance in uncovering the murderer.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