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体学生评语小学生打油诗评语_打油诗100首学生
1.送我一篇关于教师节的打油诗,谢谢!
2.都说有国才有家,有哪些中国名人的爱国小故事?
3.小学生期末评语四句诗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送我一篇关于教师节的打油诗,谢谢!
鸡鸣即起,一日开始。 检查卫生,辅导自习;
哪个缺课,谁又晚起?何人生病,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三十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N摞作业,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铃声将起。拿起教案,奔向教室。
师生礼毕,一课即始。先评作业,昨天做的。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今天学习,中国历史。部分,不出考题。
这块内容,我们删去。半个课时,很快过去。
现在来做,巩固练习。选择答案,A B C 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了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跟女同学,眉来眼去。
关键时期,这还了得?叫上小纪,到没人处。
把你找来,可知何事?从实招来,不得回避。
学生小纪,支支吾吾:我殊不知,老师明示。
青春少年,阳光沐浴。情窦初开,本不为奇。
但要清楚,学习目的。一切围绕,学习成绩。
有碍升学,必须放弃。他日登榜,出人头地。
男子丈夫,何患无妻?学校规章,利害得失。
一条一条,分析清楚。小纪听罢,满面泪涕。
痛改前非,回心转意。从今以后,专心学习。
若是再犯,我是白痴!转眼放学,学生离去。
喝一口水,喘一口气。十点过后,再查夜去。
水管已关,廊灯已闭。夜深人静,呼噜声起。
一天工作,终告结束。轻手轻脚,回到家里。
两眼一合,已然梦里。不是上课,就是考试。
和在醒时,并无二致。忽见眼前,众人攒聚。
通知栏中,贴一告示:教师老吕,四十有七。
疾病突发,撒手西去!明日医院,告别仪式。
没有课者,务必前去。看罢唏嘘,悲哉老吕!
辛劳一生,英年早逝。房小无车,更无积蓄。
妻儿无靠,父母无依。高风亮节,名扬千里。
今日一别,后会何期?悲上心头,心痛如撕。
蓦然惊醒,泪面如洗。天已微明,铃声又起。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
都说有国才有家,有哪些中国名人的爱国小故事?
鸡鸣即起,一日开始。 检查卫生,辅导自习;
哪个缺课,谁又晚起?何人生病,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三十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N摞作业,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铃声将起。拿起教案,奔向教室。
师生礼毕,一课即始。先评作业,昨天做的。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今天学习,中国历史。部分,不出考题。
这块内容,我们删去。半个课时,很快过去。
现在来做,巩固练习。选择答案,A B C 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了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跟女同学,眉来眼去。
关键时期,这还了得?叫上小纪,到没人处。
把你找来,可知何事?从实招来,不得回避。
学生小纪,支支吾吾:我殊不知,老师明示。
青春少年,阳光沐浴。情窦初开,本不为奇。
但要清楚,学习目的。一切围绕,学习成绩。
有碍升学,必须放弃。他日登榜,出人头地。
男子丈夫,何患无妻?学校规章,利害得失。
一条一条,分析清楚。小纪听罢,满面泪涕。
痛改前非,回心转意。从今以后,专心学习。
若是再犯,我是白痴!转眼放学,学生离去。
喝一口水,喘一口气。十点过后,再查夜去。
水管已关,廊灯已闭。夜深人静,呼噜声起。
一天工作,终告结束。轻手轻脚,回到家里。
两眼一合,已然梦里。不是上课,就是考试。
和在醒时,并无二致。忽见眼前,众人攒聚。
通知栏中,贴一告示:教师老吕,四十有七。
疾病突发,撒手西去!明日医院,告别仪式。
没有课者,务必前去。看罢唏嘘,悲哉老吕!
辛劳一生,英年早逝。房小无车,更无积蓄。
妻儿无靠,父母无依。高风亮节,名扬千里。
今日一别,后会何期?悲上心头,心痛如撕。
蓦然惊醒,泪面如洗。天已微明,铃声又起。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
小学生期末评语四句诗词
屈原爱国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博闻强志, 明於治乱, 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后数十年, 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 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 鸡蛋等食物, 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假吃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了蛟龙, 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 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黄酒抹七窍, 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从此以后,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们都要划龙舟, 吃粽子, 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 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 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过, 关於这项艾习俗的起源, 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 艾草
唐朝僖宗年间, 黄巢领兵造反, 所到之处, 百万, 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 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 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 兵临邓州城下, 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 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 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 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 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 就下马问道: 「大嫂, 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不眨眼的大坏蛋, 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 我们这些老老小小, 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 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 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 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 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 深受感动, 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 好快快回去, 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 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 将信将疑, 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 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 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 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 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 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 此后每到端午节, 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 艾草, 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而不厌 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
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20岁的时候,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那时候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长沙城里,拜访有名的陈云峰先生,想请陈举人看看自己的八股习作写得怎样。老举人看过他的八股文,下了一个评语:尚有“一隙之明”。接着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要读八股?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半年之后,徐特立又去拜访陈云峰,陈举人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题写了一段话:“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乡村无师又无书,但书即师耳。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輶轩语》即读书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徐特立非常高兴,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带回家,当做自学指南。以后,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牢记在心。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他说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经常学习的害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师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一般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时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长期刻苦自学得到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他认为,不怕书看得少,只怕囫囵吞枣不消化。他教育学生,读书要注意消化,要学会思考并评定所读的书的价值。他教给学生,读的时候,要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还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这样读书,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那时,他的学生中实行这种方法最坚决、最有成绩的是。他几年中就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文学和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读《联共党史》的时候,开始书店只出了上册,他就买了一本阅读。后来听说有了苏联版本的上下册,他就借了下册抄读,因为是节抄,就要做详细分析后再抄,结果,他对于《联共党史》下册的了解比上册深刻。于是,他再回来把上册节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岁的徐特立已经是一位在湖南省颇有声望的教育家了。但是,当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又积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许多人表示惊讶,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勤工俭学的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徐特立很赞赏这个宗旨,他说:“我今年43岁,不觉就到44、45,一混60岁就来了。到了60岁,还同43岁时一样无学问,这17年,岂不枉过了日子?这17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60岁时后悔,那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于是,他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学生的姿态,和青年们一起奔赴法国,去学新知识、新本领了。
诲人不倦 忠诚事业
徐特立60岁的时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传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书。从蒙馆、初小、高小、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我都担任过教员。在高等师范当教员时也没有脱离小学校职务,因为我爱教小学生。”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毕业以后,怀着“创造事业”的理想,就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半年以后,徐特立应邀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发展小学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办起了长沙师范。当时,为解决家乡农民子弟求学问题,还自费办了一所五美小学。后来,他又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参加革命以后,他在中央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培训扫盲骨干,开展扫盲运动;又艰苦创业,办起了中央列宁师范。在艰苦的长征途中,徐特立也没有忘记自己教育家的职责,抓住每一个机会,教战士们学文化,他的热情、耐心使战士们深受感动。
徐特立办教育,有自己的主张,敢于向历史的偏见挑战。过去,学校的大门不向贫苦大众开放,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时,就大胆地招收了一个铁匠和一个退伍兵,破了先例。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闲言碎语,有人嘲笑他是补锅的,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徐二镥锅”。徐特立反而很高兴、很自豪。在教学实践中,他平日最喜欢贫苦学生,他办过夜校以给他们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知道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从他们中间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张教育民主,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的时候,当时14岁的田汉和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经常在自修室的窗户上贴一些打油诗,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其中两首是学习藏头诗的作法,把校长徐特立、老教师首之龙和黄竹村的姓名也嵌了进去。一首说:“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之龙。”另一首写道:“黄竹村中鸡犬喧。”两位老教师看后气得浑身颤抖,要求校长严斥学生。徐特立安慰了两位老教师后,就立即找来学生。田汉说:“我们对黄先生和首先生毫无恶意,是一时兴起,开开玩笑,逗大家快乐。”徐校长确信他讲的是真话,又觉得诗句中透露着学生的才智,便和气地告诉他们: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时间、心思花在游戏笔墨中,最好写些有意义的文篇,锻炼自己的才干。校长的谈话鼓励了学生们办《窗户报》的积极性。一时像雨后的春笋,几乎每个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贴出了窗户报。田汉办的《祖鞭报》尤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笔调,抒发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经常把《窗户报》上的优秀诗文,转载到自己编的《教育周报》上,老教师们的态度改变了,学生们更是高兴。
徐特立不喜欢用强硬的方法管理学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时候,他明确提出:“教育学生不应该用强制手段,更不应该用粗暴的态度。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学校教育中还用得着。”为了实行“诗教”,他在学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悬挂了一块大黑板,专门用来写诗。有一次,他得知有一个姓汤的学生和一个姓余的学生,拼命读书,影响了身体健康,觉得很不好,就写诗建议他们停学休息,同时也算对大家敲一下警钟。诗是这样的:
“我劝汤生并劝余,劝君休业莫踌躇。
为何瘦得皮包骨,不爱身躯只爱书。”
徐特立很注意节俭治校。有些教师上课,粉笔头总是随手扔掉。而徐特立见了,总要捡起来,留着自己上课、写黑板诗时用。有些学生说他“小气”。他就写下了这样一首黑板诗:
“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读了这首诗,说他“小气”的学生明白自己错了。发现有同学浪费饭菜,徐特立就找她们谈话,并且写诗教育大家;看到有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徐特立就写诗鼓励她们,说明女生智力并不比男生差……同学们每天都要去读读黑板诗,不论是表扬、批评,还是规劝,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给黑板诗起了一个总题目,叫做《校中百咏》。
徐特立也有严厉的时候,却又与众不同。一次,一个叫粟福基的学生闹事,经过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开除处分。徐特立开始是赞成的,可是事后心里总不踏实。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门不管,他想到这个同学学习不错,也有组织才干,不该轻率开除。他马上派人把粟福基从家里找来,跟他做了一番严肃、诚恳的谈话,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继续上学。粟福基十分感动,后来成了长郡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书”,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被人们喻为“没有字的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科书。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书,有机会阅读了《民报》、《猛回头》、《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指引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09年的夏天,他应约在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他痛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无所不至的侵略,列举了一桩桩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惨案,他越讲越愤怒,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忽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当众砍下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他用鲜血写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表示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雪耻的决心。因为流血不止,他晕倒了。事后,省内外许多报纸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许许多多教师和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难得的修身教科书。早在湖南一师的时候,徐特立的生活节俭,就是全校闻名的。他的住处简简单单,没有大皮箱,没有大柜,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有的只是破旧的书籍。当时,长沙教育界有一个风气,中学教师被认为是有体面的人,出门都要坐轿子,显示绅士派头。可是徐特立却从来不坐轿子。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又在一师兼课,两个学校相距约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着“钉鞋”,打着雨伞,夹着讲义,从不缺课或迟到。一些教师看了很感动,慢慢地也都学着不坐轿子了。
1937年,徐特立领导着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刚进驻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一天,徐特立去听课,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学校的教师还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边区教育部部长。有两首小诗描述他在延安时的俭朴生活:“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建国以后,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质条件好了,他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的衣被鞋帽都是从延安时一直穿用到解放后,只要能补的,他就坚持不换新的。后来,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也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的需要。他在饮食上也十分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开始,他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很旧,也较挤,孙辈回家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组织上要给他盖几间房子。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等将来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虑。后来经过多次说服,并将修建费减去了1/2,他才勉强同意。他住在香山时,很少一个人坐小车。他跟警卫员算过一笔帐:汽车、汽油是用实物或黄金从国外进口的,从香山到城里,来回几趟就把一个中农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后来进城居住了,他还常常以步代车,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伟大的师表,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永远为人们缅怀,被人们称颂。
小学生期末评语四句诗词如下: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在赞美的意思。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在鼓励的意思。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在鼓励的意思。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在鼓励阅读,思考的意思。
一首首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打油诗评语,虽然短小精悍,却无不体现着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用心,细心和对他们的无限期待之情。
打油诗一般语出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虽然也能表现真善美,但绝大部分还是表现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更多的是针对可笑可恨之事,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民间百姓只要稍有文化,也很容易创作并流传。所以这种文体很难登大雅之堂,一般正经场合极少使用。
而学生期末评语,一般是老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学年的道德品质,学习情况、能力发展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即便语言轻松随意,却也应当显得严肃,客观,公正,而这,恰恰是与打油诗的文体风格相悖的。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孩子写一些寄予期望的话语,同时也可以写一些感谢老师悉心教导的话语,内容不需要古板,只要是积极向上,发挥正能量的都可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