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翻译

2.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3.成语什么不安席

4.寝不安席的下一句寝不安席的下一句是什么

5.寝不安席的寝是什么意思 寝不安席释义

6.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寝不安席_寝不安席的寝是什么意思

“寝不安席”的原义是睡觉时不安于枕席,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稳。

一、成语寓意: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凡事都要想开点,多往好处想,多相信自己,相信机缘,同时也要相信别人,充满希望;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希望,都要相信会有奇迹发生,为了未来的奋斗,必须想办法暂时抛却烦恼和忧愁,吃好睡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二、成语运用:

“寝不安席”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常与“食不甘味”连用;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稳。

三、运用示例:

1、房玄龄等《晋书 · 张轨传》:“先王寝不安席,志平天下,故缮甲真,积资实。”

2、薛居正,卢多逊、扈蒙等《旧五代史 · 唐书 · 李嗣昭传》:“臣忝急难之地,每一念此,寝不安席。”?

3、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相关例句:

1、国王害怕刺客来刺杀他,整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2、等候测试结果的这几个星期里我寝不安席。

3、巨大的债务使他寝不安席。

4、你那真挚的眼神令我寝不安席,半夜思潮起伏。

5、这几天因为调查案件的事情,让大队长寝不安席。

6、回忆起你那真挚的感情,我寝不安席,心里思潮起伏。

7、最近烦恼很多,弄得自己寝不安席的。

8、小明为一件事烦恼,这几天都寝不安席。

9、前方战况不明,总指挥寝不安席,食不下咽。

10、为了处理这些政务,领导寝不安席日以继夜的工作。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翻译

1、“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意思是: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不思饮食,睡不着觉。

2、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

3、原句:

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翻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

一、原文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二、译文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

三、出处

节选自《汉晋春秋》·《后出师表》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载于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当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

二、作品赏析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此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出师表》。

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

三、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

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百度百科-后出师表

成语什么不安席

词目

寝不安席

发音

qǐn bù ān xí

释义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引用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十七史百将传》卷一 ...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垂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 《十七史百将传》卷八 ...皆验,罪当死。上数之曰:“受金放贼,重劳士马。朕念将士暴露,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卿岂社稷臣也?”万岁曰:“臣留爨_者,恐其... 《百战奇略》第二卷 ...援桴鼓⑨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垂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⑩问... 《古文观止》卷六 汉文 ...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 ...之志也。赵岐孟子章指曰:忧国忘家。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 寝不安席 ,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战国策曰:秦王告蒙骜曰... 《全后汉文》卷二十二 ...(永和四年)  不疑童孺,猥处成人之位,是以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昔者晏平仲辞背阝殿以守其富,公仪休不爱鱼食...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忘其亲。秉桴鼓,犯矢石,则忘其身。今敌国侵凌,边境骚动,吾君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以三军之众,托吾两人,冀旦夕立功,以救百姓... 《前汉演义》第四十七回 两重喜窦后逢兄弟 一纸书文帝服蛮夷 ...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处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 《前汉演义》第五十七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 赐肉食戏弄条侯 ...所爱,若必认真办理,梁王难逃死罪,梁王一死,太后必食不甘味, 寝不安席 ,陛下有伤孝友,故臣以为可了就了,何必再留案册,株累无... 《后汉演义》第九十三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 ...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勿疑也。臣受命之日,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全汉文》卷十 ...位,失天地之心,以妨继嗣之福。春秋六十,未见皇孙,食不甘味, 寝不安席 ,朕甚悼焉。《春秋》大复古,善顺祀。其复甘泉泰?,汾阴... 《全汉文》卷六十三 ...?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於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

寝不安席的下一句寝不安席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个成语是寝不安席。

寝不安席: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出处:《战国策齐策五》:“ 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汉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国兵新破,王寝不安席。” 宋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张史和战异议》:“此臣所以食不甘味,而寝不安席也。”《三国演义》第十五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心事重重。近义词:寝不安席,夜不能寐。

寝不安席的寝是什么意思 寝不安席释义

寝不安席的下一句:食不甘味。

寝不安席的下一句:食不甘味。诗词名称:《后出师表》。本名:诸葛亮。别称:卧龙、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字号:孔明。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出生时间:181年。去世时间:234年10月8日。主要作品:《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主要成就: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寝不安席”的详细介绍:

一、《后出师表》的全文点此查看《后出师表》的详细内容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

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

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

又务于东,兵法乘劳,

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

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

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

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

论安言计,动引圣人,

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

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

殊绝于人,其用兵也,

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

险于乌巢,危于祁连,

逼于黎阳,几败北山,

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

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

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

犹有此失,况臣驽下,

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

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

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

举兵北征,夏侯授首,

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

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二、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三、诸葛亮其他诗词

《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师表/前出师表》。四、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加紧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全面进行北伐准备。在外交上,派使者联吴;韬光养晦,对魏国劝降书不作答复,以低姿态麻痹敌国。政治上,高度集中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励精图治,笼络土著地主,缓和主客矛盾,革除刘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则,虚心纳谏,调动全国力量投入战争。经济上,坚决与民休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多产粮食,增加储备,保护水利工程,发展煮盐、织锦等手工业,扩大财政来源。军事上,伺机平定南中叛乱,治戎讲武,训练部队。

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国提上日程。北伐魏国是刘备集团一贯的方针。刘备以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诸葛亮鉴于魏国经济必将逐渐恢复,时间拖长对蜀国不利,而及早北伐可发挥自己治国治军优势,何况身死之后,蜀国无人能够蹈涉中原,抗衡大国,因此认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蚕食并最终打败魏国,也可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为此决心展开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屡耀其武“,坚持到底。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前出师表》率军北伐魏国,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冬十一月,诸葛亮获悉魏军曹休攻吴兵败、张颌东下,关中虚弱,于是上《后出师表》决心再次北伐,急率军数万,走古道,出散关,围攻陈仓。

五、译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_、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_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六、注解

汉:指蜀汉。

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孰与:助词。

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进趋:快速前进。

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

并:平列。

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被创:受创伤。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

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长策:长期相持的打算。

坐:安安稳稳。

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刘繇: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

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

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困于南阳:建安二年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险于乌巢: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_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逼于黎阳:建安七年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昌霸:又称昌_。建安四年,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李服,盖王服也。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

期年:一周年。

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

_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

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图:对付。

夫:发语词。

平:同“评”,评断。

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拊手:拍手。

已定:以定,已,同“以”。

授首:交出脑袋。

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蹉跌,失坠,喻失败。

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逆见:预见,预测。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睹:亦即“逆见”,预料。

相同朝代的诗歌

《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艳》、《气出唱》、《陌上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后出师表的详细信息

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寝不安席,汉语成语,拼音是qǐn bù ān xí,意思是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寝:睡,卧。

2、近义词:夜不能寐。

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心事重重。

4、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一、《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诸葛亮想为刘备打下天下而感激他的识遇之恩,但是又唯恐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担负重托。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译文是:我接受这命令的时候,睡觉不觉得席子安稳,吃饭不觉得味道美味。?

二、《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后出师表》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伐战,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么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局势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联合,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策。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改变立场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四、《后出师表》简介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后出师表》,当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郃东下,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五、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